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州君去为寻医,病色应除似旧时。
久别莫忘庐阜约,却来须有洞庭诗。
金陵往岁同窥井,岘首前秋共读碑。
两处山河见兴废,相思更切卧云期。
白话文翻译:
南方的朋友为了寻医而离开,生病的样子应该会恢复如初。
久别重逢时不要忘记在庐阜的约定,回来时必须带来关于洞庭湖的诗篇。
在金陵的往年我们一起探讨井水,去年秋天在岘首我们共同阅读碑文。
两地的山河见证了兴衰变迁,相思之情愈加深切,期待在云端相聚的时光。
注释:
- 南州: 指南方地区,特指南方的某个州。
- 君: 对朋友的称呼,表尊敬。
- 庐阜: 指庐山和阜阳,隐喻作者与友人的约定之地。
- 洞庭: 指洞庭湖,以其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诗歌内涵著称。
- 金陵: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作者在此与友人有过共同经历。
- 岘首: 指岘山的山顶,可能是作者与友人共读碑文的地方。
- 相思: 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唐代诗人,字子观,号天宁,晚号云溪。齐己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常以山水、友谊、情感为题材,作品中融入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索。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与友人分别后的一段时间,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重聚的期待。诗中提到的地名和回忆,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共同的经历,反映了唐代文人之间重视友谊的文化特征。
诗歌鉴赏:
《寄体休》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诗的开头以友人南去寻医为引子,表现了对友人健康的关心。接着,诗人提到久别重逢的期盼,强调了庐阜的约定和洞庭诗的渴望,展示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在中间部分,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金陵的井水、岘首的碑文,这些细腻的描写不仅勾勒出美好的往昔,也让人感受到那种深厚的友谊与共同的经历。在最后,诗人通过“相思更切卧云期”的表达,传达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时光的流逝与人情的珍贵。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惜,也有对时空的感慨,展现了齐己作为唐代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州君去为寻医: 表达了朋友因病离去,诗人对其关心。
- 病色应除似旧时: 希望朋友的病痛能够痊愈,恢复往日的样子。
- 久别莫忘庐阜约: 强调重逢时不要忘记与朋友在庐阜的约定。
- 却来须有洞庭诗: 期待友人归来时带来关于洞庭湖的诗作。
- 金陵往岁同窥井: 回忆往年与友人在金陵的共同经历。
- 岘首前秋共读碑: 共同阅读碑文的情景,彰显友谊深厚。
- 两处山河见兴废: 通过山河的变化,感慨时间与历史的变迁。
- 相思更切卧云期: 期待在某一天再次相聚,表达了浓重的思念。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金陵往岁”与“岘首前秋”,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 通过自然景物(庐阜、洞庭、金陵、岘首)传达情感,营造出丰富的画面感。
- 比喻与象征: 山河的变化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思念,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重聚的期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珍惜眼前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庐阜: 象征着友谊的约定与共同的回忆。
- 洞庭: 代表着美好的诗意与理想的追求。
- 金陵: 记载着过去的美好时光。
- 岘首: 体现了共同阅读和分享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南州君去为寻医,这句话中“君”是指谁?
A. 朋友
B. 医生
C. 诗人自己 -
诗中提到的“洞庭”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湖北
B. 湖南
C. 江苏 -
“相思更切卧云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自然的向往
C. 对历史的感慨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赠汪伦》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与齐己的《寄体休》都体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重聚的期待,但王维更加强调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的美好期望,而齐己则更细腻地描绘了过去的共同回忆与情感的深度。两首诗都展现了唐代文人对友情的珍视,但风格各异,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