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竺沙门洛下逢,请为同社笑相容。
支颐忽望碧云里,心爱嵩山第几重。
白话文翻译:
在洛下遇见了天竺的沙门(僧人),请与我一起欢笑共度时光。
我不由自主地仰望碧蓝的天空,心中向往嵩山有多少层叠的美景呢?
注释:
- 天竺:古指印度,这里指来自印度的僧人。
- 沙门:佛教僧侣的称谓。
- 洛下:指洛水之下,古代洛阳地区。
- 支颐:倚着下巴,形容沉思的姿态。
- 碧云:指蓝色的云朵,象征美丽的天空。
- 嵩山:位于河南省,著名的山脉,有悠久的文化与历史。
- 第几重:问嵩山有多少层叠的景色,表达对山的喜爱和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羽,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抒发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洛阳,作者在这里遇到了来自天竺的沙门,表达了对友情的渴望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交往和对佛教文化的接纳。
诗歌鉴赏:
《洛下赠彻公》是一首充满温情与自然美的诗作,诗中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开篇以“天竺沙门洛下逢”引出与朋友的相遇,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接下来的两句中,作者通过仰望天空和对嵩山的向往,展现了内心的沉思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在平淡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友谊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竺沙门洛下逢:在洛阳遇见了来自印度的僧人,表明了作者与外来文化的接触。
- 请为同社笑相容:请求与沙门一起欢笑,体现了作者对友谊的渴望。
- 支颐忽望碧云里:作者沉思时仰望蓝天,表现出一种闲适的心态。
- 心爱嵩山第几重:对嵩山的向往与热爱,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嵩山比作多层次的美景,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将碧云与心情结合,让自然景色与作者的情感相融。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惜及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竺:象征着异域文化与佛教思想。
- 碧云:代表着清新、美丽的自然景象。
- 嵩山:象征着高远、壮丽的自然景观,寄托了诗人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天竺沙门”指的是哪个地方的僧人?
- A. 日本
- B. 印度
- C. 斯里兰卡
答案:B. 印度
-
诗人希望“同社笑相容”,这表达了他对什么的渴望?
- A. 财富
- B. 友谊
- C. 权力
答案:B. 友谊
-
“支颐忽望碧云里”中的“支颐”是什么意思?
- A. 站立
- B. 倚着下巴
- C. 蹲下
答案:B. 倚着下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友人》——王维
- 《夜泊牛津》——张继
诗词对比:
《赠友人》与《洛下赠彻公》都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自然的赞美,但王维的作品更偏向于孤独的抒情,而陈羽则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