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虚词二首》
时间: 2025-01-04 07:25: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汉武清斋读鼎书,
太官扶上画云车。
坛上月明宫殿闭,
仰看星斗礼空虚。
楼殿层层阿母家,
昆仑山顶驻红霞。
笙歌出见穆天子,
相引笑看琪树花。
白话文翻译
汉武帝在清静的斋房中阅读古老的鼎铭,
太官扶着他坐上画有云彩的车。
明月照耀着闭合的宫殿,
我仰望星斗,向空虚之境致敬。
层层楼阁如同母亲的家,
昆仑山顶上停驻着红色的霞光。
笙歌声中见到了穆天子,
彼此相引,欢笑着观赏琪树的花。
注释
字词注释:
- 汉武:汉武帝,西汉时期的一位皇帝,以扩张和文治著称。
- 清斋:清静的斋房,通常指修行或读书的地方。
- 鼎书:古代青铜器上的铭文,具有历史典籍的意义。
- 太官:掌管皇宫饮食的官员。
- 云车:云彩装饰的车,象征着天子和神仙。
- 坛上月明:指月光照耀在祭坛上,营造出神秘的氛围。
- 礼空虚:向空虚的宇宙致敬,表达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
- 阿母家:指温馨的家庭环境。
- 昆仑山: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山,象征着高洁和神圣。
- 穆天子:指西周时期的穆王,传说中的明君。
- 琪树花:指美丽的花朵,常用来象征美好的事物。
典故解析:
- 汉武帝:以其雄才大略著称,推行“文治武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皇帝。
- 昆仑山: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境,常与神仙和不朽联系在一起。
- 穆天子:穆王是周代的一位英明君主,他的故事在《史记》中有详细记载,常被后人崇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以意境悠远、情感深邃著称。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时期,诗人在这一时期受到深厚的文化影响。
创作背景
《步虚词二首》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人墨客云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思,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步虚词二首》通过描绘汉武帝在清斋中读书的情景,引发了对历史与宇宙的深刻思考。诗中使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帝王的崇敬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开篇提到汉武帝的清斋,传达出一种宁静与专注的氛围,随后描绘的“云车”不仅是物质的象征,更是对天子地位的升华,代表着超越凡俗的理想。
在后面的意象中,月光与星斗的对照,构建了一个神秘而又辽阔的空间,诗人仿佛在此刻与宇宙对话,表达了对生命和存在的哲学思考。楼殿与昆仑山的并置,体现了家与理想的交织,展现出一种人世间的温暖与超然的美好。
最后,诗歌通过笙歌的声音与穆天子的相遇,带来一种人间与天界的融合,仿佛在提醒我们,要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那份宁静与美好。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唐代诗词的优美风格,更是一种对人类存在的深思与探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汉武清斋读鼎书
描述汉武帝在清静的斋房中阅读古老的铭文,体现出一种文治的气氛。 -
太官扶上画云车
太官帮助皇帝乘坐装饰有云彩的车,象征着地位和权力。 -
坛上月明宫殿闭
明月照耀在祭坛上,宫殿紧闭,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
仰看星斗礼空虚
诗人仰望星空,向空虚的宇宙致以敬礼,表达对自然的敬畏。 -
楼殿层层阿母家
描述层层叠叠的楼阁,仿佛是温馨的家,展现人间的温情。 -
昆仑山顶驻红霞
昆仑山顶的红霞象征着美好与神圣,传达理想境界。 -
笙歌出见穆天子
在笙歌声中,诗人与穆王相见,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融。 -
相引笑看琪树花
二人相引而笑,欣赏美丽的花朵,象征着人间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云车”比喻皇权的神秘和高贵。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月光、星斗、昆仑山等意象,营造了诗歌的幻想和超然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然宇宙的敬畏之情。诗人在历史与现实中寻求一种和谐的存在,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汉武帝:象征权力与荣耀。
- 清斋:象征宁静与修行。
- 月光与星斗:象征自然与宇宙的广阔。
- 昆仑山:象征神圣与理想。
- 笙歌与琪花:象征人间的美好与欢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汉武帝在哪里阅读鼎书?
A. 宫殿
B. 清斋
C. 花园
D. 昆仑山 -
诗中提到的“云车”象征什么?
A. 田园
B. 天子的权力
C. 人间的温情
D. 自然的美好 -
“仰看星斗礼空虚”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历史的思考
B. 对自然的敬畏
C. 对权力的渴望
D. 对人生的迷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口》:描写寂静夜晚与思乡情感。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口》 vs. 《步虚词二首》
两首诗都涉及自然与内心的对话,但《夜泊牛津口》更偏向对故乡的思念,而《步虚词二首》则在历史与理想的交融中探寻人类存在的意义。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