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居岳麓,谢进士沈彬再访》

时间: 2025-01-19 18:06:11

去岁来寻我,留题在藓痕。

又因风雪夜,重宿古松门。

玉有疑休泣,诗无主且言。

明朝此相送,披褐入桃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去岁来寻我,留题在藓痕。
又因风雪夜,重宿古松门。
玉有疑休泣,诗无主且言。
明朝此相送,披褐入桃源。

白话文翻译:

去年你来找我,留下题字在苔藓上。
又因一夜风雪,我再次留宿在古松门前。
玉笛似乎要为离别而泣,诗句无主却随意而作。
明天我将送你,披上粗布衣衫走进桃花源。

注释:

  • 藓痕:苔藓的痕迹,指留下的题字。
  • 古松门:古老的松树旁边的门,暗示一处清幽的居住环境。
  • :指玉笛,象征着美好的音乐和情感。
  • 桃源:指桃花源,典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理想的人间仙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齐己(约778年-849年),字景明,号石泉,唐代著名诗人,尤以写山水田园诗和咏怀诗而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流露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是齐己与友人沈彬重聚时写的,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与重逢的喜悦,同时也隐含了对世俗生活的逃避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风格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沈彬的重聚,诗中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淡雅的友谊。开篇的“去岁来寻我,留题在藓痕”表明了友人曾经的探访,留下的题字似乎印证了他们的深厚情谊。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重宿古松门,这一情景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也暗示了友情的温暖在寒冷夜晚中的重要性。

“玉有疑休泣,诗无主且言”一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将玉笛与诗句赋予了情感,表现出离别时的伤感,诗人对于言语的无奈和自由表达的渴望,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不舍。最后,诗人展望明日的送别,愿意披上简单的衣衫进入桃花源,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幽远,体现了唐诗的艺术魅力和齐己特有的清新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岁来寻我:去年你来探访我,显现出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2. 留题在藓痕:友人留下的题字在苔藓上,既是痕迹,也是记忆的永恒。
  3. 又因风雪夜:因天气恶劣,诗人再次留宿,传达出友情的温暖。
  4. 重宿古松门:古松门象征着宁静与自然,反映了诗人的隐逸情怀。
  5. 玉有疑休泣:玉笛似乎要为别离而哭泣,拟人化增强了情感的渲染力。
  6. 诗无主且言:没有特定主题的诗句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离别的感伤。
  7. 明朝此相送:即将送别友人,表现出诗人对重聚时光的珍惜。
  8. 披褐入桃源:象征着理想的生活,表达了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拟人:将玉笛拟人化,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诗中对称的句式使得节奏感更强,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唐代诗人追求隐逸与自然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 藓痕:象征着记忆与时光的流逝。
  • 古松:象征着长久、不变的友谊。
  • 玉笛:象征着美好与离别的伤感。
  • 桃源: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状态与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齐己的诗歌风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a) 情感细腻
    b) 主题复杂
    c) 语言晦涩

  2. “玉有疑休泣”中,“玉”指代什么? a) 玉石
    b) 玉笛
    c) 玉器

  3. 诗中的“桃源”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境界
    c) 友情

答案

  1. a) 情感细腻
  2. b) 玉笛
  3. b) 理想境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友人》by 王维
  • 《送友人》by 李白

诗词对比: 齐己的《寓居岳麓,谢进士沈彬再访》与王维的《送友人》,两首诗都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送别之情,但齐己更注重于描绘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而王维则更加强调离别时的伤感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齐己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