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段相公登武担寺西台》

时间: 2024-12-31 08:36:01

桑台烟树中,台榭造云空。

眺听逢秋兴,篇辞变国风。

坐愁高鸟起,笑指远人同。

始愧才情薄,跻攀继韵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桑台烟树中,台榭造云空。
眺听逢秋兴,篇辞变国风。
坐愁高鸟起,笑指远人同。
始愧才情薄,跻攀继韵穷。

白话文翻译:

在桑树和烟雾缭绕的台上,楼阁高耸入云。
眺望远处,听着秋天的兴致,诗篇的风格也随之变化。
坐在这里愁苦地看着高飞的鸟儿,笑着指向远方的同伴。
我开始觉得自己的才情太薄弱,想要攀登诗歌的高峰却感到力不从心。

注释:

  • 桑台: 指用桑树搭建的平台,象征一种隐逸的生活。
  • 烟树: 指树木在烟雾中显得模糊,如梦似幻,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
  • 台榭: 指高台和楼阁。
  • 逢秋兴: 逢到秋天的兴致,意指秋天的气息引发的感慨。
  • 国风: 古代诗歌的一种风格,意为表现民间生活的风土人情。
  • 高鸟: 比喻追求自由、理想的人。
  • 跻攀: 指攀登、向上追求的意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温会,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为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武担寺的西台,表现了作者在此地的所思所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自身才情的思考和自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武担寺西台的自然景致与作者的内心感受,展现了唐代文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自我价值的反思。首联“桑台烟树中,台榭造云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清幽的山水画卷,给人一种远离喧嚣、归于自然的宁静感。接着,诗人通过“眺听逢秋兴”引入秋天的意境,秋季常常被视为思乡和感伤的季节,诗人此时的感慨似乎在与季节的变换产生共鸣。接下来的“坐愁高鸟起,笑指远人同”则表现出一种由愁而乐的转变,诗人在高台上看着飞鸟,似乎在思考自己与远方友人的关系,体现了一种人际的情感连接。

最后两句“始愧才情薄,跻攀继韵穷”则是对自我才情的反思,感到才华不足,难以追随着前人的足迹,表现出一种谦逊与自省的态度。整首诗在情感的起伏中,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桑台烟树中: 画面描绘幽静的环境,营造出一种清新和自然的氛围。
    2. 台榭造云空: 高台与楼阁相结合,仿佛与云朵交融,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3. 眺听逢秋兴: 远眺秋景,使人心生感慨,反映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敏感。
    4. 篇辞变国风: 反映出诗人在写作风格上的变化。
    5. 坐愁高鸟起: 表达出一种孤独和对自由的渴望。
    6. 笑指远人同: 通过与友人的联系找到慰藉。
    7. 始愧才情薄: 反映出对自身才华的自我认知与谦卑。
    8. 跻攀继韵穷: 表达出对诗歌创作的追求与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高鸟”比喻追求理想与自由的人。
    • 对仗: “坐愁”与“笑指”形成对比,表现情感的变化。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自我才能的反思,展现了唐代文人既追求理想又感到无奈的情感状态。

意象分析:

  • 桑台: 象征隐逸生活,表示对自然的向往。
  • 烟树: 体现出一种朦胧的美,连接人与自然的和谐。
  • 高鸟: 象征自由与理想,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
  • : 代表岁月流逝,引发人们的思考与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鸟”象征什么? A. 自由与理想
    B. 孤独与悲伤
    C. 友谊与团聚

  2. “坐愁高鸟起”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愁苦
    C. 期待

  3.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哪个地方? A. 武担寺
    B. 洛阳
    C. 长安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二十二》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然而王维更强调自我与自然的融合,而温会则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波动与自我认知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温会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