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

时间: 2025-01-01 14:13:09

懒性从今惯,愁颜隔岁生。

百年能有几,一事浑无成。

望日怀君国,摊书忆父兄。

记存金石语,谁悉此中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怀
王之球 〔清代〕
懒性从今惯,愁颜隔岁生。
百年能有几,一事浑无成。
望日怀君国,摊书忆父兄。
记存金石语,谁悉此中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故国亲人的思念。作者感到懒散的性情已经养成,愁苦的面容在岁月中愈加明显。人生百年能有多少,自己却一事无成。每天看着日出,怀念着故国的朋友,翻开书本,又想起了父兄的音容。记忆中珍藏的金石文字,谁能理解我内心的情感呢?

注释:

  • 懒性:懒散的性情。
  • 愁颜:愁苦的面容。
  • 百年能有几:人生百年,能有多少年。
  • 一事浑无成:一件事情都没有做成。
  • 怀君国:怀念故国的朋友。
  • 摊书:翻开书本。
  • 金石语:指铭刻在金石上的文字,象征记忆和历史。

典故解析:

在诗中,“金石语”常用于指代古人留下的文字和典籍,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记忆的深远。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亲情的感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之球,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和感怀为主,风格质朴,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代,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交织,使得作者在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亲友的思念,体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困惑与挣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思乡情和个人的无奈。开篇用“懒性从今惯”显示出一种对生活的消沉态度,紧接着“愁颜隔岁生”则把个人的情感与岁月的流逝联系在一起,愁苦似乎在时间中愈加加深。诗中描绘的情感从个人的无作为逐渐转向对故国和亲人的怀念,这种情感的转变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内心冲突。

作者在“望日怀君国”中提到对故国的思念,日出象征着新的开始,却也唤起对过去的怀念。这种对比加深了诗的情感深度。最后一句“谁悉此中情”则是对理解者的呼唤,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简洁,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懒性从今惯”:表明自己已经习惯了懒散的性情。
    • “愁颜隔岁生”:愁苦的面容随着岁月的增长而愈加明显。
    • “百年能有几”:感叹人生短暂,百年中能有多少值得回忆的时光。
    • “一事浑无成”:表达出对自己未能有所成就的失落感。
    • “望日怀君国”:在日出的时刻,感怀故国的朋友。
    • “摊书忆父兄”:翻开书本,想起父亲和兄弟的音容。
    • “记存金石语”:铭记过去的金石文字,象征对历史与记忆的珍视。
    • “谁悉此中情”:感叹无人能够理解自己心中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百年能有几,一事浑无成”,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象征:日出、书本、金石等意象都象征着时间、记忆和人际关系。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懒散与未成就的叹息,表达了对故国与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孤独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新生,期待与回忆交织。
  • :象征知识与记忆,连接了过去与现在。
  • 金石:象征历史与永恒,承载着对亲情的珍视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2. 诗中“百年能有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人生的感叹
    b) 对未来的期望
    c) 对爱情的回忆
    d) 对故国的怀念

  3. “摊书忆父兄”中的“摊书”指的是什么? a) 看书
    b) 翻开书本
    c) 写书
    d) 书写

答案

  1. c) 清代
  2. a) 对人生的感叹
  3. b) 翻开书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王之球的《感怀》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王之球更多地强调人生的无奈与消沉,杜甫则在怀念中流露出对家国的忧虑与责任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王之球传记与诗歌分析》
  • 《古诗词鉴赏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