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酉八月同百丈中禅师温汤作小诗呈九仙舜公》
时间: 2024-09-19 21:21: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癸酉八月同百丈中禅师温汤作小诗呈九仙舜公
九仙沤和汤,浴此二水牯。
主人无施心,冷暖各得所。
道途开十方,瓢杓汲万古。
欲问源从来,大雄山有虎。
白话文翻译:
在癸酉年八月,我和百丈中禅师在温汤中作了一首小诗,献给九仙舜公。
九仙的泉水和温泉交融在一起,洗浴这两股水流。
主人并不刻意去操心,冷热各得其所。
通往道理的道路在四方展开,瓢和杓子汲取着万古的源泉。
如果想问这水的源头从何而来,大雄山上有老虎。
注释:
- 九仙:指的是九位神仙,常用于道教文化中,象征长生和智慧。
- 沤和汤:沤是泉水,和是温泉,二水在此交融。
- 施心:施加心思,操心。
- 道途:指的是修道的途径。
- 瓢杓:古代用来舀水的器具,象征取水的工具。
- 万古:形容时间长久,源远流长。
- 大雄山:可能指代某个具体的山,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典故解析:
“九仙”在道教中具有重要意义,象征着长生不老的理想。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以此为题,表达对超脱世俗、追求长生的向往。“大雄山有虎”可以引申为一种自然的力量与神秘,常常用以表达人们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魁,号山谷,晚号涧翁,宋代著名的书法家、诗人。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擅长词、诗,作品中常表现出洒脱的个性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癸酉年八月,黄庭坚与百丈中禅师共同沐浴于温汤之际,因而作诗。此时的社会背景是北宋时期,文人雅士常常聚集在一起,吟诗作对,交流思想,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温汤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独到理解。开篇以“九仙沤和汤”直接引入温汤的美好,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接着“主人无施心,冷暖各得所”则体现出一种随和的态度,暗示在生活中不必过于操心,顺其自然,冷热自会找到平衡。
“道途开十方,瓢杓汲万古”描绘了求道过程的广阔与深远,表现了对智慧与真理的渴求。最后一句“欲问源从来,大雄山有虎”则寓意着自然力量的神秘与不可知,暗示寻求真理的道路上,总会遇到未知的挑战和考验。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温泉的自然魅力,更蕴含了深厚的哲理,反映了黄庭坚对生活的态度与对道理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九仙沤和汤:描绘温汤的美好,暗示其神秘与灵性。
- 浴此二水牯:洗浴在这两股水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主人无施心:主人不拘泥于形式,随和自然。
- 冷暖各得所:冷热自然调和,体现了生活的智慧。
- 道途开十方:修道的道路是广阔的,象征着无尽的探索。
- 瓢杓汲万古:取水的工具,象征着对知识的渴求与积累。
- 欲问源从来:想要追问水源的来历,体现了对本源的探求。
- 大雄山有虎:暗示自然的力量与神秘,隐喻人生的挑战。
-
修辞手法:
- 比喻:九仙、温汤等意象的使用,形成了自然与人之间的隐喻。
- 对仗:诗的结构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水流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哲学的思考,表达了顺应自然、追求真理的想法,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九仙:象征智慧与长生,体现了道教文化的影响。
- 温汤:作为自然的象征,代表着温暖、舒适与和谐。
- 瓢杓:象征着获取知识与智慧的工具,体现了求知的渴望。
- 大雄山: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神秘,暗示人生的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水是来自哪里?
- A. 大海
- B. 九仙山
- C. 大雄山
- D. 温汤
-
诗中“主人无施心”意指什么?
- A. 主人很忙
- B. 主人随和自然
- C. 主人不爱干净
- D. 主人心情不好
-
“瓢杓汲万古”表达了什么?
- A. 对时间的感慨
- B. 对知识的渴求
- C. 对水的依赖
-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终南山》
诗词对比:
- 黄庭坚的《癸酉八月同百丈中禅师温汤作小诗呈九仙舜公》与李白的《庐山谣》均涉及自然,但黄庭坚更注重人生哲理的表达,而李白则更多描绘自然的壮美与个人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黄庭坚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