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弥文信大悲颂》

时间: 2025-01-17 10:21:09

通身是眼,不见自己。

欲见自己,频掣驴耳。

通身是手,不解著鞭。

白牛懒惰,空打车辕。

通身是佛,顶戴弥陀。

头上安头,笑杀涪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通身是眼,不见自己。欲见自己,频掣驴耳。
通身是手,不解著鞭。白牛懒惰,空打车辕。
通身是佛,顶戴弥陀。头上安头,笑杀涪皤。

白话文翻译

整个人身上都是眼睛,却看不见自己。想要看见自己,就像频频拉扯驴耳。
全身是手,却不懂得如何握住鞭子。那懒惰的白牛,空空地拉着车辕。
全身都是佛,头顶上是弥陀佛。头上再安上一个头,真是滑稽得让人笑不拢嘴。

注释

  • 通身:全身的意思。
  • 不见自己:看不见自己的真实状态。
  • 频掣驴耳:频繁地拉扯驴耳,形容想要引导却不得要领。
  • 白牛懒惰:白色的牛懒惰不愿工作,象征人们的无所作为。
  • 顶戴弥陀:头顶戴着弥陀佛,表示一种宗教的象征。
  • 涪皤:指一种地方名,形容一种可笑的状态或情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文学理论家。他以诗词和书法闻名,受到当时文人的尊重。黄庭坚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融合了个人的情感与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

《沙弥文信大悲颂》是黄庭坚在宗教思想影响下创作的一首诗,反映了他对自我和佛教信仰的思考。诗中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表现了人与自我、人与佛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存在的迷惑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与象征,深刻地揭示了自我认知与人性缺陷的主题。诗人首先以“通身是眼”开篇,指出人们常常观察外界,却忽视了自身的存在,反映出一种普遍的迷失状态。接着,诗人用“频掣驴耳”来形象化这种无奈,表现了对自我认知的渴望与追求的困境。

“通身是手,不解著鞭”进一步强调了人们虽然拥有丰富的能力,却往往无法有效利用这些能力,形象地描绘出一种无所作为的状态。诗中的“白牛懒惰”,则通过牛的懒惰表现了人们在生活中的无动力感,强调了个人在社会中可能出现的消极态度。

最后,诗人提到的“通身是佛,顶戴弥陀”则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状态,暗示人们内心的真实力量与信仰的存在。然而,诗中“头上安头,笑杀涪皤”则以一种滑稽的方式揭示了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令人发笑的同时,也让人思考人性的复杂。

整首诗以幽默的语言、深邃的哲理,展现了黄庭坚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体现了他对自我与信仰的追问。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通身是眼,不见自己:强调人们的观察力,但却无法看到自己的真实状态。
  2. 欲见自己,频掣驴耳:想要认知自己,显得格外困难,形象地比喻出这种无奈。
  3. 通身是手,不解著鞭:即使拥有众多能力,却不能有效地掌握与运用。
  4. 白牛懒惰,空打车辕:象征人们的懒惰与无所作为,反映生活的单调。
  5. 通身是佛,顶戴弥陀:指向内心的佛性与信仰的存在。
  6. 头上安头,笑杀涪皤:用幽默的方式暗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通身是眼”、“通身是手”都使用了比喻手法,增强了诗的形象性。
  • 拟人:将牛拟人化,表现出懒惰的特性,增加了诗的趣味性。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使得语言美感十足。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围绕自我认知与信仰的探讨,揭示了人们在自我认知上的迷失与渴望,通过幽默与深刻的语言,引导读者反思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观察与认知。
  • :象征能力与行动。
  • :象征懒惰与无所作为。
  • :象征内心的信仰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通身是眼”反映了什么主题?
    A. 自我认知
    B. 社会责任
    C. 自然观察

  2. “白牛懒惰,空打车辕”中的白牛象征什么?
    A. 努力工作
    B. 懒惰与无所作为
    C. 追求理想

  3. 诗中提到的“顶戴弥陀”意指什么?
    A. 对佛教的信仰
    B. 对财富的追求
    C. 对名声的渴望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对比黄庭坚的《沙弥文信大悲颂》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个人的追求,但黄庭坚更强调自我认知的迷失,而李白则表现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与豪放。两者风格迥异,却同样深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