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落日水亭静》
时间: 2025-01-01 13:59: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落日水亭静
作者:汪晫 〔宋代〕
落日水亭静,藕叶胜花香。
时贤飞盖,松间喝道挟胡床。
暑气林深不受,山色晚来逾好,
顿觉酒尊凉。
妙语发天籁,幽眇亦张皇。
射者中,弈者胜,兴悠长。
佳人雪藕,更调冰水赛寒浆。
惊饵游鱼深逝,带箭山禽高举,此话要商量。
溪上采菱女,三五傍垂杨。
白话文翻译
落日时分,水亭显得格外宁静,藕叶的香气胜过鲜花的芬芳。
贤士们在松林间嬉戏,闲谈中夹着胡床。
炎热的气息在林中不再侵扰,傍晚的山色愈加美丽,
我顿时感到酒杯里的酒也变得凉爽。
天籁般的妙语不时传来,幽静之中也显得有些慌张。
射箭的人射中靶心,棋手赢得胜利,兴致不断高涨。
那位佳人如雪般的藕,调和的冰水如同寒浆。
惊动的鱼儿在水中快速游动,带着箭的山禽高高飞起,这些话题值得商量。
溪边采菱的女子,三五成群依偎在垂柳旁。
注释
字词注释:
- 落日水亭静:落日时分,水边亭子显得宁静。
- 藕叶胜花香:藕叶的香气比花香更浓郁。
- 飞盖:指代高贵的车盖,象征有身份的人。
- 胡床:一种折叠椅子,常用于休息。
- 妙语发天籁:形容说出的言语如同天籁般动听。
典故解析:
- 采菱女:此处的“采菱女”指代在水边采集菱角的女性,体现了农村的生活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晫是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汪晫的闲暇时光,表达了他在宁静的水边感受到的自然美和人间乐趣,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落日水亭静》以其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开篇以“落日水亭静”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通过细致的描绘,如“藕叶胜花香”,传达出自然的芬芳与生机。同时,诗中通过描写贤士们的悠然自得,展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随着诗歌的推进,作者描绘了山色晚来的美丽与酒尊的凉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感悟。此时,诗中出现的“妙语发天籁”,将自然与人文结合,突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接下来的描写中,射者和弈者的胜利象征着生活中的乐趣与竞争,而“佳人雪藕”则是对美好的生活态度的进一步强调。
最后,诗作以“溪上采菱女”结束,展现了自然生活的另一面,呼应了开头的宁静,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象世界。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高度融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落日水亭静:描绘落日时分,水边亭子的宁静。
- 藕叶胜花香:强调藕叶的香气比花香更令人陶醉。
- 时贤飞盖:描绘高贵人士的出现,增添了生活的雅致。
- 松间喝道挟胡床:展现文人们在松林间的闲适生活。
- 暑气林深不受:表现出林深处的炎热气息难以侵扰。
- 山色晚来逾好:傍晚的山色更显得美丽。
- 顿觉酒尊凉:酒杯里的酒感到凉爽,象征着心情的舒畅。
- 妙语发天籁:形容说话的声音如同天籁般动听。
- 幽眇亦张皇:幽静的环境中也透出一丝慌乱。
- 射者中,弈者胜:强调竞争中的乐趣。
- 佳人雪藕:美好事物的象征,传达出理想生活。
- 惊饵游鱼深逝:描绘鱼儿在水中迅速游走的场景。
- 带箭山禽高举:鸟类高飞,象征自由。
- 溪上采菱女:生动展现生活画面,增添诗的情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结合,营造出诗意。
- 对仗:使用对称的句式增强节奏感。
- 拟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亭:象征宁静与闲适的生活环境。
- 藕叶:代表自然的芬芳与生机。
- 佳人:象征美好生活的理想。
- 秋山:表现自然的美丽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落日水亭静”所展现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宁静
- B. 热闹
- C. 竞争
- D. 忧伤
-
诗中提到的“射者中,弈者胜”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生活的乐趣
- B. 对自然的厌倦
- C. 对竞争的否定
- D.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答案:
- A. 宁静
- A. 生活的乐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对比:
- 比较汪晫的《水调歌头·落日水亭静》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汪晫更注重描绘生活的闲适,而苏轼则更体现出对人生的哲思和情感的深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水调歌头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