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次韵戴时芳)》

时间: 2025-01-04 07:47:11

钱塘江上潮来去。

花落花开六桥路。

三竺三茅钟晓暮。

当年梦境,如今故国,不忍回头处。

他谁做得愁如许。

平地波涛挟风雨。

往事凄凄都有据。

月堂笑里,夕亭话后,自是无人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玉案(次韵戴时芳)
钱塘江上潮来去。花落花开六桥路。
三竺三茅钟晓暮。当年梦境,如今故国,不忍回头处。
他谁做得愁如许。平地波涛挟风雨。
往事凄凄都有据。月堂笑里,夕亭话后,自是无人悟。

白话文翻译:

钱塘江上潮水来来去去,春花秋落,六桥之间的道路上总是变幻不定。
三竺寺和三茅山的钟声在清晨和黄昏响起,往年的梦境,如今的故国,让我不忍回过头去。
谁能承受如此的愁苦呢?平地上的波涛夹带着风雨,
往事的凄凉都有凭据。月光下的堂前欢笑,夕阳亭畔的对话,然而最终却无人能理解我。

注释:

  • 钱塘江:江名,位于浙江省,是著名的潮涌之地。
  • 六桥路:指的是横跨钱塘江的六座桥,象征着时光与行程。
  • 三竺三茅:可能指三竺寺和三茅山,都是古代名胜,代表着文化和历史的积淀。
  • 钟晓暮:清晨和黄昏的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
  • 往事凄凄:过去的事情令人伤感。
  • 月堂笑里、夕亭话后:描绘了月下的欢笑与夕阳下的闲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常表现对故国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对故国的怀念与对过往的追忆中,反映了他在流离失所或身处他乡时的心境。

诗歌鉴赏:

《青玉案(次韵戴时芳)》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钱塘江的潮水与春花秋落,展现出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变迁。诗的开头便以江潮的来去作为引子,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化。接下来提到“六桥路”,则进一步强调了在变幻的环境中,人们的生活轨迹也在不断地变动。接下来的“三竺三茅”不仅是地理上的描写,也承载着诗人对历史与文化的追忆。

“当年梦境,如今故国,不忍回头处”一句,可以看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无奈。他在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时,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过往的感伤,情感非常细腻,令人动容。而最后“无人悟”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仿佛即使诉说,也无人理解他内心的愁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钱塘江上潮来去:描写了潮水的来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花落花开六桥路:春花秋落,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变化。
  • 三竺三茅钟晓暮:钟声在晨昏相继,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氛围。
  • 当年梦境,如今故国,不忍回头处:对往昔的美好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 他谁做得愁如许:反问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 平地波涛挟风雨:描绘了情感的波澜起伏,象征着内心的风雨交加。
  • 往事凄凄都有据:往事有凭有据,令人伤感。
  • 月堂笑里,夕亭话后,自是无人悟:即使有欢笑与谈话,最终却无人理解其内心的苦楚。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潮来去”比喻人生的无常。
  • 拟人:将波涛与风雨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的“花落花开”、“晓暮”等形成了对称的美感,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现了孤独与无奈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潮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化。
  • :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隔阂。
  • 钟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节奏。
  • 月光:象征着思念与孤独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六桥路”指的是: A. 六座桥的道路
    B. 六个不同的地点
    C. 六个季节

  2. “当年梦境,如今故国”的意思是: A. 诗人对未来的憧憬
    B. 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现实的感伤
    C. 诗人对历史的无奈

  3. 诗中“无人悟”表达了: A. 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B. 诗人对他人的不满
    C. 诗人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柳永《雨霖铃》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较,二者都表现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加细腻温柔,而陈著的诗则更加沉重、凄凉。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陈著研究》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