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邵郎中守同州》
时间: 2025-01-06 05:47: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邵郎中守同州 张耒 〔宋代〕
君不见汉家左辅百万户,里胥夜惊厌桴鼓。 尔来荆棘露沾衣,只有山河阅今古。 邵侯风流华省郎,三十凭熊两开府。 不须闭阁决田讼,多屑石饼羞鱼俎。 东南文章旧人物,莫愧莼羹便酪乳。 仍烦细阅白沙龙,骕骦一骨今何所。
白话文翻译:
你没看见汉家左辅有百万户人家,里胥夜里因战鼓惊扰而厌烦。 从此以后,荆棘丛生,露水沾湿了衣裳,只有山河见证了古今的变迁。 邵侯是个风流倜傥的华省郎官,三十岁时就凭借才能两次开府。 他不需要闭门处理田地纠纷,而是用精致的石饼和鱼肴来款待宾客。 他是东南地区文章的老手,不必因为莼羹和奶酪而感到羞愧。 他还细心阅读白沙龙的文章,想知道骕骦的遗骨现在何处。
注释:
- 汉家左辅:指汉代的左辅地区,即今天的陕西一带。
- 里胥:古代乡里的官员。
- 厌桴鼓:厌烦战鼓的声音,指战乱频繁。
- 荆棘露沾衣:形容战乱后的荒凉景象。
- 山河阅今古:山河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 华省郎:指在朝廷中担任官职的文人。
- 凭熊两开府:凭熊是古代官员的标志,开府指建立府署,这里指邵侯的官职和成就。
- 闭阁决田讼:闭门处理田地纠纷,指官员的职责。
- 石饼羞鱼俎:用精致的石饼和鱼肴来款待宾客,显示邵侯的慷慨和品味。
- 莼羹便酪乳:莼菜羹和奶酪,指东南地区的特色食物。
- 白沙龙:指某位文人或文章。
- 骕骦:古代名马,这里可能指某位历史人物或文人的遗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字文潜,号柯山,江西临川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是张耒为送别邵郎中守同州而作,表达了对邵郎中的赞美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邵郎中即将赴任同州时所作,张耒通过诗中的历史典故和意象,表达了对邵郎中的敬佩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变迁的描绘和对邵郎中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慨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中“荆棘露沾衣,只有山河阅今古”一句,以山河为见证,表达了历史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而“邵侯风流华省郎,三十凭熊两开府”则赞美了邵郎中的才华和成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不见汉家左辅百万户,里胥夜惊厌桴鼓。” —— 通过汉家左辅的战乱景象,引出历史的变迁。
- “尔来荆棘露沾衣,只有山河阅今古。” —— 以荆棘和露水象征战乱后的荒凉,山河见证了古今的变迁。
- “邵侯风流华省郎,三十凭熊两开府。” —— 赞美邵郎中的才华和成就。
- “不须闭阁决田讼,多屑石饼羞鱼俎。” —— 表达邵郎中的慷慨和品味。
- “东南文章旧人物,莫愧莼羹便酪乳。” —— 强调邵郎中的文学地位和地域特色。
- “仍烦细阅白沙龙,骕骦一骨今何所。” —— 表达对邵郎中的期待和对历史的追问。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荆棘露沾衣”比喻战乱后的荒凉。
- 拟人:如“山河阅今古”将山河拟人化,见证历史的变迁。
- 对仗:如“荆棘露沾衣,只有山河阅今古”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友人的赞美。通过历史典故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深刻认识和对邵郎中的敬佩之情。
意象分析:
- 荆棘:象征战乱后的荒凉。
- 露水:象征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 山河:象征历史的见证和变迁。
- 石饼、鱼俎:象征邵郎中的慷慨和品味。
- 莼羹、酪乳:象征东南地区的特色食物和文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荆棘露沾衣”象征什么? A. 战乱后的荒凉 B. 人生的短暂 C. 历史的见证 D. 友情的深厚
-
“邵侯风流华省郎”中的“邵侯”指的是谁? A. 张耒 B. 邵郎中 C. 汉家左辅的官员 D. 历史上的某位文人
-
诗中“山河阅今古”表达了什么? A. 山河的美丽 B. 历史的变迁 C. 友情的深厚 D. 人生的短暂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离别的感慨。
- 杜甫的《送韩十四江东觐省》:通过送别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时代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耒的《送邵郎中守同州》与王维的《送别》:两者都是送别诗,但张耒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历史典故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对理解张耒的诗作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