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孤山》
时间: 2025-01-06 05:40: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孤山 张耒 〔宋代〕
一峰枝水孤剑立,古庙开帘双脸红。 水边古木老龙蛰,山下水色磨青铜。 我来扁舟望有祷,万顷春水清溶溶。 明神报我意加厚,嗟我荐献愧不丰。 重游知复在何日,府仰天地身飘蓬。
白话文翻译:
一座山峰像孤剑般矗立在水中,古庙的帘子拉开,露出两张红润的脸。 水边的古老树木中,老龙似乎在蛰伏,山下的水色如同磨光的青铜。 我乘着小船来到这里,心中有所祈求,万顷春水清澈而宽广。 神明似乎回应了我的祈愿,但我感到自己的供奉不够丰盛。 不知何时才能再次重游,我在这天地间如同飘荡的蓬草。
注释:
- 一峰枝水孤剑立:形容小孤山像一把孤立的剑插在水中。
- 古庙开帘双脸红:古庙的帘子拉开,露出两张红润的脸,可能是指庙中的神像或人物。
- 水边古木老龙蛰:水边的古老树木中,老龙似乎在蛰伏,形容树木古老而神秘。
- 山下水色磨青铜:山下的水色如同磨光的青铜,形容水色深沉而光亮。
- 我来扁舟望有祷:我乘着小船来到这里,心中有所祈求。
- 万顷春水清溶溶:形容春水广阔而清澈。
- 明神报我意加厚:神明似乎回应了我的祈愿,给予我更多的恩惠。
- 嗟我荐献愧不丰:我感到自己的供奉不够丰盛,有些惭愧。
- 重游知复在何日:不知何时才能再次重游。
- 府仰天地身飘蓬:我在这天地间如同飘荡的蓬草,形容自己的漂泊无依。
诗词背景:
张耒是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小孤山》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游览小孤山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小孤山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诗中“一峰枝水孤剑立”形象地描绘了小孤山的独特形态,而“古庙开帘双脸红”则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水边的古木和老龙蛰伏的意象,以及山下水色如磨青铜的描绘,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诗人在游览中有所祈求,感受到神明的回应,但又感到自己的供奉不够丰盛,这种内心的矛盾和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最后,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漂泊无依的感慨,更是加深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峰枝水孤剑立”:通过比喻,将小孤山比作一把孤立的剑,形象地描绘了山的形态。
- “古庙开帘双脸红”:通过具体的动作和色彩,描绘了古庙的景象,增添了神秘感。
- “水边古木老龙蛰”:通过拟人手法,将古木比作蛰伏的老龙,增强了景物的生动性。
- “山下水色磨青铜”:通过比喻,将水色比作磨光的青铜,形容水色的深沉和光亮。
- “我来扁舟望有祷”:表达了诗人乘船游览时的祈愿心情。
- “万顷春水清溶溶”:通过夸张手法,形容春水的广阔和清澈。
- “明神报我意加厚”:表达了诗人感受到神明回应的喜悦。
- “嗟我荐献愧不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供奉不够丰盛的惭愧。
- “重游知复在何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游的不确定感。
- “府仰天地身飘蓬”:通过比喻,形容自己在天地间的漂泊无依。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一峰枝水孤剑立”、“山下水色磨青铜”等,通过比喻增强了形象性。
- 拟人:如“水边古木老龙蛰”,通过拟人手法增强了生动性。
- 夸张:如“万顷春水清溶溶”,通过夸张手法增强了表现力。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小孤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在游览中有所祈求,感受到神明的回应,但又感到自己的供奉不够丰盛,这种内心的矛盾和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最后,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漂泊无依的感慨,更是加深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孤剑:象征孤独和坚定。
- 古庙:象征历史和神秘。
- 老龙:象征古老和力量。
- 青铜:象征深沉和光亮。
- 扁舟:象征漂泊和探索。
- 春水:象征生机和清澈。
- 飘蓬:象征无依和漂泊。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一峰枝水孤剑立”形容的是什么? A. 一座山峰 B. 一把剑 C. 一棵树 D. 一条河
- “古庙开帘双脸红”中的“双脸红”可能指的是什么? A. 庙中的神像 B. 庙中的壁画 C. 庙中的香客 D. 庙中的僧人
- 诗中“水边古木老龙蛰”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夸张 D. 对仗
- 诗中“山下水色磨青铜”形容的是什么? A. 山下的水色 B. 山下的石头 C. 山下的树木 D. 山下的庙宇
- 诗中“我来扁舟望有祷”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祈愿 C. 惭愧 D. 悲伤
答案:1. A 2. A 3. B 4. A 5.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赤壁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和自然的感慨。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瓜洲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小孤山》与苏轼的《赤壁赋》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但张耒的诗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苏轼的赋则更加注重历史和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诗歌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