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赠莱州刘小童》

时间: 2025-01-17 10:25:44

无相容光。

莫放飘?。

散玄珠、宝颗真祥。

随情流转,定落空亡。

更道难成,功难就,业难当。

处志精诚,把握阴阳。

遍灵宫、宝殿行香。

金童作对,玉女成行。

得五门开,双关透,出昆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香子 赠莱州刘小童
作者: 王处一〔元代〕

无相容光。莫放飘。散玄珠宝颗真祥。
随情流转,定落空亡。更道难成,功难就,业难当。
处志精诚,把握阴阳。遍灵宫宝殿行香。
金童作对,玉女成行。得五门开,双关透,出昆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的是无形无相的光辉,切勿随意飘荡,散落的玄珠和宝物会带来真实的祥和。情感如流水般流转,最终都会消散空亡。更进一步说,理想难以实现,功绩难以成就,事业难以承当。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精诚的志向,掌握阴阳之道。香气遍布灵宫和宝殿,金童和玉女齐心协力,五扇大门打开,双重关系得以澄清,终于能走出昆仑山。

注释:

  • 无相:没有形状,没有相貌。
  • 玄珠:一种象征祥瑞的珍珠。
  • 流转:流动、变化。
  • 空亡:空虚、消亡。
  • 处志精诚:专注于自己的志向,诚心诚意。
  • 阴阳:道教哲学中的两种基本力量。
  • 灵宫宝殿:道教或佛教中神圣的场所。
  • 金童、玉女:常用来形容仙界的童子和少女,象征纯洁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处一是元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擅长描写自然和人文景观,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哲理,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元代,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时代背景下,王处一可能受到道教思想的影响,试图通过诗词传达一种超脱于世俗的精神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行香子 赠莱州刘小童》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邃的哲理吸引了众多读者。开篇以“无相容光”引入,暗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既有道家对自然的尊重,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后文提到的“随情流转,定落空亡”,则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流动,强调了情感的变幻不定。

词中通过“处志精诚,把握阴阳”传达了对内心修炼的重要性,彰显了道教思想中关于阴阳调和的哲学观念。这种平衡的追求不仅是对自我内心的探索,也是对外在世界的理解。接着提到“遍灵宫宝殿行香”,则将这种内在修行与外在的神圣空间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种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首词在意象上丰富多彩,金童和玉女的出现不仅增添了神秘感,也象征着纯洁与和谐的结合。最终的“出昆冈”则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寓意着超越世俗的境界。通过这首词,王处一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也传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无相容光:意在表达一种无形的光辉,不可轻易放弃。
  2. 莫放飘:警示人们不要随意漂浮,暗示要坚持自己的信念。
  3. 散玄珠宝颗真祥:代表着珍贵的内心向往和真实的美好。
  4. 随情流转,定落空亡:情感如流水一般,最终会消失。
  5. 更道难成,功难就,业难当:强调实现理想的艰难。
  6. 处志精诚,把握阴阳:要有坚定的志向,掌握内在的阴阳平衡。
  7. 遍灵宫宝殿行香:描绘理想中的精神世界。
  8. 金童作对,玉女成行:象征纯洁和和谐的结合。
  9. 得五门开,双关透,出昆冈:最终达到理想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光和珠宝等意象来比喻内心的追求。
  • 对仗:如“金童作对,玉女成行”展现出和谐美。
  • 拟人:将情感描绘成流动的水,表现出其无常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理想的追求,强调了内心修炼的重要性,并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精神境界,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智慧和真理。
  • 玄珠:象征内心的美好与珍贵。
  • 灵宫宝殿:代表理想中的神圣境地。
  • 金童玉女:象征纯洁和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无相容光”是什么意思?

    • A. 有形的光辉
    • B. 无形的精神力量
    • C. 亮丽的宝石
    • D. 日光
  2. “随情流转,定落空亡”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情感永恒
    • B. 情感的变化与无常
    • C. 情感的积累
    • D. 情感的稳定
  3. 诗中提到的“金童作对,玉女成行”象征什么?

    • A. 战斗
    • B. 竞争
    • C. 和谐与纯洁
    • D. 纷争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与王处一的作品在意象上都表现了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追求,但李清照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王处一则注重于哲理与心灵的探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王处一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