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舜徒太守送余至天津留别》

时间: 2025-01-04 09:29:07

谁信黔西去,相随泛海云。

明知终欲别,只为惜难分。

老泪不空洒,此情倾向君。

桃花潭水意,岂独古人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谁信黔西去,相随泛海云。
明知终欲别,只为惜难分。
老泪不空洒,此情倾向君。
桃花潭水意,岂独古人闻。

白话文翻译:

谁能相信我从黔西出发,竟然会随波漂流至海云之中。
明明知道终究要分别,只是因为太过珍惜这难得的相聚。
年老的我泪水流淌,这份情感全都倾注于你。
桃花潭水的深情,难道仅仅是古人才能理解的吗?

注释:

  • 黔西:指贵州省西部,诗人可能在此地,表达离别时的地理背景。
  • 泛海云:泛指海上漂流的云,寓意远行。
  • 老泪不空洒:表达年老时的情感,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
  • 桃花潭水:指桃花潭,是古代诗人王勃所提到的地方,象征深情厚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奕禧(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古诗,情感真挚,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送别之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尽管明白离别的不可避免,但仍然感伤不已。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情感层面上极具感染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恰到好处的意象,将离别的愁绪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句“谁信黔西去,相随泛海云”不仅描绘了离别的背景,还通过“谁信”二字体现了对离别的无奈与不信。接下来的“明知终欲别,只为惜难分”,表达了对朋友深厚感情的珍惜,渗透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泪水的流淌象征着年岁渐长,但情感依旧如故,显示了人情的厚重和深沉。而最后一句“桃花潭水意,岂独古人闻”,则将古典的意象融入个人情感之中,唤起对古人情感的共鸣,显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自我情感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信黔西去,相随泛海云:表达了出发的意外与不易,隐含对未来的迷茫。
  2. 明知终欲别,只为惜难分:虽知离别在即,但对友谊的珍惜让人难以割舍。
  3. 老泪不空洒,此情倾向君:老去的泪水,倾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4. 桃花潭水意,岂独古人闻:将古代情感与当下情感相融合,表达对友情的永恒。

修辞手法:

  • 比喻:以“海云”比喻离别的漂泊与无依。
  • 拟人:通过“老泪”赋予情感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和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离别时对友谊的深厚情感,展现了人们在面对分别时的无奈与不舍,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黔西:象征远行与故乡的分离。
  • 桃花潭:象征深情厚谊与历史的回响。
  • 泪水:象征情感的真实与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黔西”指的是哪个地方?
    A. 东南 B. 西南 C. 北方 D. 南方

  2. “老泪不空洒”中的“老”指的是什么?
    A. 年龄 B. 经验 C. 情感 D. 记忆

  3. “桃花潭水意”中的桃花潭象征什么?
    A. 友情 B. 孤独 C. 历史 D. 自然

答案: 1-B, 2-A,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更侧重于豪放与洒脱;而陈奕禧的这首诗则侧重于细腻与沉重,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评传》
  • 《古典诗词选读》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