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慢 立夏日看汪园莺粟》
时间: 2025-01-19 13:40: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探春慢 立夏日看汪园莺粟》 作者:曹溶(明代)
湖雨斜收,锦帆脉脉,闲游一任疏散。
弄酒台荒,买歌金尽,白发难教且缓。
闻道临风处,剩无数腰肢香软。
愁红怨绿平分,韶光还放轻暖。
细数隔年花信,过老圃商量,翠靥重剪。
乳燕来时,杜鹃啼后,别占谁家池馆。
不向东君笑,似失路琵琶天远。
客里怜伊,凭栏唤将春转。
白话文翻译
湖边的细雨慢慢停了,锦绣的帆船在水面轻轻漂荡,闲适的游玩让人心情放松。酒台已荒废,买歌的金子也花光,白发苍苍的人难以再教导年轻人,且慢慢享受这一切。听说在风中,依然有无数的美丽腰肢飘香。愁苦的红花和怨恨的绿叶各占一半,春光依旧温暖轻柔。细细回忆去年花开的消息,走过老园子商量,翠绿的花瓣重新修剪。燕子归来时,杜鹃啼叫后,谁的池馆被占据?不向春天的君主笑,似乎失去了方向的琵琶声远在天边。客居他乡的我怜惜你,凭栏呼唤春天的回归。
注释
- 湖雨:指湖面上的细雨。
- 锦帆:华丽的帆船。
- 疏散:放松、散心。
- 弄酒台荒:酒台荒废,表示生活的闲散。
- 白发难教且缓:年纪大了,教导年轻人变得困难,且需慢慢来。
- 腰肢香软:形容女子身姿柔美,散发香气。
- 愁红怨绿:指红花和绿叶因春光的流逝而产生的愁苦和怨恨。
- 翠靥重剪:指重新修剪的绿叶。
- 乳燕:指刚归来的燕子。
- 东君:春天的主宰,通常指春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溶,明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其诗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立夏之际,正值春末夏初,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和对夏天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伤与对人生流逝的思考。
诗歌鉴赏
《探春慢 立夏日看汪园莺粟》是一首充满春夏交替之感的词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开头几句,湖边的细雨和锦绣的帆船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柔。然而,随着描写的深入,诗中逐渐流露出对春天的怀念和对白发苍苍的无奈。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春天的美好,也突显了时间的无情。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通过“乳燕归来”和“杜鹃啼后”的描写,勾画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但“别占谁家池馆”则暗示了对来日无多的感慨,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脆弱。最后一句“凭栏唤将春转”,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首词作不仅在意境上极具层次感,而且在情感上不乏深邃的哲思,展现了曹溶作为诗人的敏感和细腻,使人读后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湖雨斜收:描写湖边雨水渐渐停止的宁静。
- 锦帆脉脉:华丽的帆船在湖面轻轻摇曳,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状态。
- 闲游一任疏散:游玩时心情轻松,自在散漫。
- 弄酒台荒:酒台已经荒废,暗示生活的懈怠。
- 买歌金尽:指花光了钱,无法再买歌声,象征生活的窘迫。
- 白发难教且缓:年岁渐长,教授年轻人变得困难。
- 闻道临风处:听说在风中,依然有美丽的身影。
- 剩无数腰肢香软:形容女子身姿柔美,带着香气。
- 愁红怨绿平分:春光流逝,花和叶心中各有愁苦。
- 韶光还放轻暖:春光依然温暖,时光轻柔。
- 细数隔年花信:回忆起去年花开的情景。
- 过老圃商量:走过老园子,思考过去。
- 翠靥重剪:对绿叶的重新修剪,象征新的开始。
- 乳燕来时:燕子归来,象征春天的来临。
- 杜鹃啼后:杜鹃鸟鸣叫后,增添了春天的气氛。
- 别占谁家池馆:怀念往昔,不知谁的池馆被占据。
- 不向东君笑:不再对春天的主宰微笑,暗含失落。
- 似失路琵琶天远:像失去了方向的琵琶声远在天边,寓意孤独。
- 客里怜伊:在客乡对她的怜惜。
- 凭栏唤将春转:呼唤春天的回归,表达了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腰肢香软”,将女子的身姿比喻为香软的美好。
- 拟人:如“愁红怨绿”,赋予花草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愁红怨绿平分,韶光还放轻暖”,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夏交替的主题,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的情感层次丰富,让人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深切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雨:象征柔和与宁静的环境。
- 锦帆:代表美好的生活和悠闲的心态。
- 愁红怨绿:象征春光流逝带来的伤感。
- 乳燕、杜鹃:代表春天的活力与生机。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锦帆”指的是什么? A. 普通帆船
B. 华丽的帆船
C. 破旧的帆船
答案:B -
“愁红怨绿”是指什么? A. 春天的花草
B. 对春光的怀念
C. 红花和绿叶的感情
答案:C -
诗人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与满足
B. 愁苦与怀念
C. 忧伤与绝望
答案:B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注释与赏析》
- 相关的古诗词研究论文与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