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时间: 2025-01-06 07:55: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流子
作者: 陈允平 〔宋代〕
残梦绕林塘。诗添瘦瘦不似东阳。正流水荡红,暗通幽径,嫩篁翻翠,斜映回墙。对握宝筝低度曲,销蜡靓新簧。莺懒昼长,燕闲人倦,乍亲花簟,慵引壶觞。帘栊深深地,歌尘静芳草自碧空厢。十二画桥,一堤烟树成行。向杜鹃声里,绿杨庭院,共寻红豆,同结丁香。春已无多,只愁风雨相妨。
白话文翻译:
在林塘边,残留的梦境缠绕着我。诗句愈加消瘦,似乎不再像东阳的暖阳。正当流水轻荡着红花,幽静的小径暗自通向远方,嫩绿的竹子翻动着翠色,斜阳照映着回墙。我们对握着宝筝,轻轻弹奏着低沉的曲调,蜡烛熄灭,新的乐器声清脆。黄莺懒散,白天漫长;燕子闲散,人们疲倦。偶尔亲近花席,懒得引起酒壶。帘栊深深,歌声微弱,芳草自顾自地在碧空下生长。十二座画桥,一堤烟树排列成行。朝向杜鹃的啼声,绿杨庭院里,一起寻找红豆,共结丁香。春天已所剩无几,只忧愁风雨的干扰。
注释:
- 残梦:指仍在心中留存的梦境。
- 瘦瘦:形容诗句的清淡、稀薄。
- 东阳:指温暖的阳光。
- 嫩篁:嫩绿的竹子。
- 宝筝:指精美的筝。
- 蜡靓新簧:形容新制作的乐器声清脆悦耳。
- 帘栊:窗帘或帷幕。
- 烟树:树木间的烟雾,形容景色朦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允平,宋代诗人,风格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抒发个人情感。其诗作常流露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观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季,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对短暂春光的珍惜与忧虑,蕴含着对人生短暂和易逝的思考。
诗歌鉴赏:
《风流子》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在春天的宁静与美好中所感受到的微妙情感。诗的开头,诗人以“残梦”引入,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接着描绘了流水、红花、竹林等优美景象,传达出一种闲适而又清雅的生活情趣。整首诗充满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又流露出对未来可能遭遇的风雨干扰的担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中“莺懒昼长,燕闲人倦”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春日的慵懒和人们的疲惫,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绘使得画面栩栩如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最后以“春已无多,只愁风雨相妨”结束,显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失去的惋惜,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残梦绕林塘:梦境仍在心中萦绕,表明诗人对过去的留恋。
- 诗添瘦瘦不似东阳:诗意日渐消瘦,似乎失去了往日的温暖。
- 正流水荡红:清澈的水流轻轻荡漾着红花,描绘了生动的春景。
- 暗通幽径:小径静谧而幽深,给人以遐想。
- 嫩篁翻翠,斜映回墙:嫩绿的竹子摇曳,阳光斜照在墙上,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诗句比作瘦弱,形象地表达了诗意的变化。
- 拟人:将莺和燕赋予人性,表现春天的生动气息。
- 对仗:使用对称的句式增强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短暂人生的思考,同时渗透着对未来风雨的担忧,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林塘: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流水:代表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
- 红豆、丁香:象征爱情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莺懒昼长”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A. 忙碌的生活
B. 慵懒的春日
C. 寒冷的冬天
答案:B -
“春已无多,只愁风雨相妨”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春天的无所谓
B. 对春天的珍惜与忧虑
C. 对秋天的期待
答案:B -
诗中描绘的主要景物是什么?
A. 雪山
B. 春天的花草树木
C. 秋天的落叶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对春天的感怀。
- 温庭筠的《更漏子》:描绘春日的闲适情景。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风流子》:前者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后者则是对春天的珍惜,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情感世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