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轩窠石》

时间: 2025-01-04 08:51:09

密傍轩窗开小池,巧安窠石俯清漪。

道人不爱闲花草,祗种瓶蕉和水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密傍轩窗开小池,
巧安窠石俯清漪。
道人不爱闲花草,
祗种瓶蕉和水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环境,窗旁开辟出一小池塘,巧妙地将石头安置在其旁,俯瞰着清澈的水波。诗中的道人不喜欢杂乱的花草,只种植了几株水瓶蕉和水栀。

注释:

  • :紧靠,紧邻。
  • 轩窗:指高窗,轩是高的意思。
  • 小池:小水池。
  • 巧安:巧妙地安置。
  • 窠石:窠是鸟巢,此处指放置在水边的石头。
  • 清漪:清澈的水波。
  • 道人:道教的修道者。
  • :只,仅仅。
  • 瓶蕉:水瓶蕉是一种水生植物,常见于池塘中。
  • 水栀:水栀是一种香气芬芳的植物,适合生长在水边。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然没有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道人”一词常常与道教文化相联系,体现了隐逸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弥宁,字子华,号青弦,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风格清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淡薄。

创作背景:

史弥宁生活在宋代,那个时代人们普遍追求安静、简朴的生活,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环境,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脱。

诗歌鉴赏:

《小轩窠石》是一首描写静谧山水环境的诗。全诗以“密傍轩窗开小池”开头,给人一种恬静而自然的感觉,窗前的小池水波荡漾,静谧而美丽,似乎在诉说着自然与生活的和谐。接着“巧安窠石俯清漪”,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环境的巧妙安排,也反映了他心中的艺术追求。石头的安置,仿佛是为了更好地与水波相呼应,形成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道人不爱闲花草”,此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选择,道人似乎并不追求繁华而是倾心于简约的生存方式。最后一句“祗种瓶蕉和水栀”,则是诗中最具生活气息的一部分,水瓶蕉与水栀的结合,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还反映了他对于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展现了隐士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现出一种宁静致远的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密傍轩窗开小池:窗边开出小池,环境宁静,隐逸的生活即将展开。
  2. 巧安窠石俯清漪:巧妙地安置石头,水波清澈,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3. 道人不爱闲花草:道人不追求繁华,反映了他对生活的选择和态度。
  4. 祗种瓶蕉和水栀:只种简单的水生植物,体现了诗人对简约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比作内心的宁静。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暗示人与自然的和谐。
  • 对仗:如“闲花草”与“瓶蕉水栀”的对比,形成强烈的对照。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隐逸者对自然与简约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对繁华世俗的超脱与拒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池:象征宁静与自然的栖息地。
  • 窠石:象征隐逸的生活,人与自然的结合。
  • 水瓶蕉和水栀:代表简单、纯净的生活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道人不爱闲花草”的意思是? A. 喜欢花草
    B. 不追求繁华
    C. 种植各种花草

  2. 诗中的“清漪”指的是什么? A. 清澈的水波
    B. 流动的风
    C. 清新的空气

  3. 诗人选择只种瓶蕉和水栀,反映出什么生活态度? A. 热爱繁华
    B. 崇尚简约
    C. 对生活无所谓

答案: 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对比史弥宁的《小轩窠石》与王维的《鹿柴》,都展现了隐逸生活与自然的和谐,但王维的作品更强调人与自然的交融,传递出一种哲理思考,而史弥宁则更注重生活的细腻与简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相关学术文章与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