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圣朝(道中闻子规)》

时间: 2025-01-04 07:05:46

征鞍南去天涯路。

青山无数。

更堪月下子规啼,向深山深处。

凄然推枕,难寻新梦,忍听伊言语。

更阑人静一声声,道不如归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圣朝(道中闻子规)
作者:赵鼎 〔宋代〕
征鞍南去天涯路。青山无数。
更堪月下子规啼,向深山深处。
凄然推枕,难寻新梦,忍听伊言语。
更阑人静一声声,道不如归去。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骑马南行,走在遥远的天涯路上,青山重重叠叠。
更何况在月光下,听到杜鹃的啼鸣,向着深山的深处。
我凄凉地推开枕头,难以寻得新的梦境,忍耐着听她的言语。
夜深人静,杜鹃的声声啼鸣,让我觉得不如返回故乡。

注释:

  • 征鞍:即骑马出征,表示离别的旅程。
  • 子规:杜鹃鸟,常被视为哀鸣的象征,预示着离别和思乡。
  • 青山无数:形容路途的漫长和艰辛,青山重重,阻隔旅途。
  • 推枕:推开枕头,象征夜晚的孤独与失眠。
  • 难寻新梦:指无法入眠,难以做美梦,感到惆怅。
  • 更阑:夜深时分,表示时间的流逝。

典故解析:

杜鹃啼鸣常与离别、思乡的情感相联系,在古诗中常用其声音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杜甫《月夜忆舍弟》亦有类似情感的表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鼎(1086年-1147年),字君实,号观澜,北宋末年及南宋初年的词人、政治家。赵鼎以词风清丽著称,作品多描写离情别绪,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南行途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诗人对时局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贺圣朝(道中闻子规)》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词作,赵鼎在诗中通过描绘旅途的景象,表现了游子的孤独与惆怅。开头“征鞍南去天涯路”,以骑马远行的场景引入,给人以远行的感觉,紧接着“青山无数”则表现出路途的艰辛与遥远,青山的重重叠叠不仅是地理的描述,更折射出离别的心情。

在更深的层面上,子规(杜鹃)啼叫的意象在传统文化中常常与哀愁相关联,尤其是“向深山深处”,将这种悲伤的情感加深,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凄凉的形象通过“推枕”与“难寻新梦”展现,诗人在夜深人静中难以入眠,思绪万千,无法摆脱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往的回忆。

最后一句“道不如归去”,则是情感的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对旅途的无奈,整首词透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深切的思乡情感,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事的感叹,情感真挚,抒发了游子的孤独与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征鞍南去天涯路:骑马南行,前路漫漫,表明离乡的旅程。
  • 青山无数:青山环绕,象征旅途的艰辛与漫长。
  • 更堪月下子规啼:月光下的杜鹃啼鸣,增添了孤独的氛围与思乡的情感。
  • 向深山深处:向着深山,暗示着远离故乡的无奈。
  • 凄然推枕:推开枕头,难以入眠,体现了内心的孤独。
  • 难寻新梦,忍听伊言语:梦境难寻,忍耐着思念的声音,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更阑人静一声声:夜深人静,杜鹃的啼声更显得孤单。
  • 道不如归去:感叹不如回家,流露出强烈的归乡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杜鹃的啼鸣比作思乡之情,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杜鹃的啼鸣被赋予人的情感,体现了诗人的孤独感。
  • 对仗:如“征鞍南去”和“青山无数”形成对照,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旅途孤独的感慨,体现了游子在外的无奈与对归乡的渴望,情感真挚,具有普遍性的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征鞍:象征离别与旅途的开始。
  • 青山:代表艰辛的旅途,隐喻人生的重重阻碍。
  • 子规:杜鹃鸟,象征思乡与离别的悲伤。
  • 月下:月光下的静谧,映射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征鞍南去”的意思是: A. 骑马北上
    B. 骑马南下
    C. 徒步旅行
    D. 乘船出海

  2. “子规啼”指的是什么鸟? A. 燕子
    B. 杜鹃
    C. 黄鹂
    D. 鸽子

  3. 诗人“道不如归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旅途的向往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山水的赞美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比较赵鼎的《贺圣朝(道中闻子规)》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思乡的情感,但赵鼎更侧重于旅途的孤独与杜甫对亲人的思念,情感各有侧重,风格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

以上内容为《贺圣朝(道中闻子规)》的详细分析与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及其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