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 其三 樵叟
作者: 皮日休
不曾照青镜,岂解伤华发。
至老未息肩,至今无病骨。
家风是林岭,世禄为薇蕨。
所以两大夫,天年自为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从未照过青镜,所以不懂得如何去顾惜白发。直到老了也没有停止工作的肩膀,至今仍然没有什么病痛的骨头。我的家风就像这林岭般茂盛,而我的世俗俸禄就像那野生的薇蕨。因此,我这两位大夫的朋友,虽然年事已高,仍然可以自得其乐。
注释
- 青镜:青色的镜子,古代妇女用于打扮的工具,象征关注外表。
- 华发:白发,引申为年老的象征。
- 未息肩:未曾停下工作的肩膀,表示勤劳。
- 病骨:生病的骨头,形容身体虚弱。
- 家风:家庭的风气和传统。
- 世禄:世俗的俸禄,指从官职或职业中得到的收入。
- 薇蕨:野生植物,象征自然的朴素和简单。
- 两大夫:指诗人和他的朋友(可能是鲁望)的身份,象征着士人阶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皮日休(约834-883年),字季道,号清真,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隐居生活和自然风光,表达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创作背景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是皮日休应鲁望的邀请而作,是一组描写樵人生活的诗作,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樵人的视角,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开篇以“不曾照青镜,岂解伤华发”自述,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说明自己并不在意外表的变化,反映出一种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接着,诗人提到“至老未息肩,至今无病骨”,强调了自己在生活中的勤劳和健康,这不仅是对自己的自豪感的表达,也是一种对积极生活态度的赞美。家风如“林岭”,表现出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家庭传统的延续,而“世禄为薇蕨”则暗示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自然的向往。
最后两句“所以两大夫,天年自为伐”中,作者与朋友的关系被提及,表明两人都在追求简单和自然的生活方式,尽管年事已高,但依旧能够享受生活的乐趣。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贯穿全诗,给人以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曾照青镜,岂解伤华发:不曾照镜子,怎么会知道白发的伤感呢?反映出对外表的漠视。
- 至老未息肩,至今无病骨:到老了依然不曾停止劳动,身体依然健康,表现出勤劳的精神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 家风是林岭,世禄为薇蕨:家庭的传统如同茂密的林岭,丰富而有深度;而世俗的收入如同简单的野菜,表现出对物质追求的淡泊。
- 所以两大夫,天年自为伐:因此两位大夫的朋友,尽管年纪大了,但依然在享受生活的乐趣,体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家庭风气比作“林岭”,表达出深厚的文化积淀。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和超然。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镜:象征外表和世俗价值。
- 华发:象征年老和时间流逝。
- 林岭:代表家庭的传统和文化积淀。
- 薇蕨:象征朴素的生活和自然的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青镜”象征什么?
- A. 内心的宁静
- B. 外表的关注
- C. 自然的美
-
诗人对老年的态度是?
- A. 消极
- B. 积极
- C. 忧伤
-
“世禄为薇蕨”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 A. 物质追求的渴望
- B. 物质追求的淡泊
- C. 对财富的贪婪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山》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陶渊明 vs 皮日休: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陶渊明通过描述桃花源的理想世界,体现了对世俗的逃避;而皮日休则通过樵人的生活,展现了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珍视。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主题相近,均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皮日休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