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诗。缥缈峰》
时间: 2025-01-19 14:49:56
头戴华阳帽,手拄大夏筇。
清晨陪道侣,来上缥缈峰。
带露嗅药蔓,和云寻鹿踪。
时惊q0p0鼠,飞上千丈松。
翠壁内有室,叩之虚eGcP.古穴下彻海,视之寒鸿濛。
遇歇有佳思,缘危无倦容。
须臾到绝顶,似鸟穿樊笼。
恐足蹈海日,疑身凌天风。
众岫点巨浸,四方接圆穹。
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片白作越分,孤岚为吴宫。
一阵叆叇气,隐隐生湖东。
激雷与波起,狂电将日红。
礊礊雨点大,金髇轰下空。
暴光隔云闪,仿佛亘天龙。
连拳百丈尾,下拔湖之洪。
捽为一雪山,欲与昭回通。
移时却cs下,细碎衡与嵩。
神物谅不测,绝景尤难穷。
杖策下返照,渐闻仙观钟。
烟波濆肌骨,云壑阗心胸。
竟死爱未足,当生且欢逢。
不然把天爵,自拜太湖公。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太湖诗·缥缈峰
作者: 皮日休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头戴华阳帽,手拄大夏筇。
清晨陪道侣,来上缥缈峰。
带露嗅药蔓,和云寻鹿踪。
时惊鼠,飞上千丈松。
翠壁内有室,叩之虚古穴下彻海,
视之寒鸿濛。
遇歇有佳思,缘危无倦容。
须臾到绝顶,似鸟穿樊笼。
恐足蹈海日,疑身凌天风。
众岫点巨浸,四方接圆穹。
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片白作越分,孤岚为吴宫。
一阵叆叇气,隐隐生湖东。
激雷与波起,狂电将日红。
礊礊雨点大,金髇轰下空。
暴光隔云闪,仿佛亘天龙。
连拳百丈尾,下拔湖之洪。
捽为一雪山,欲与昭回通。
移时却下,细碎衡与嵩。
神物谅不测,绝景尤难穷。
杖策下返照,渐闻仙观钟。
烟波濆肌骨,云壑阗心胸。
竟死爱未足,当生且欢逢。
不然把天爵,自拜太湖公。
白话文翻译:
我头戴华阳帽,手拄大夏竹杖。
清晨与道友同行,来到缥缈的山峰。
带着露水嗅着药草,和云雾寻找鹿的踪迹。
忽然惊起一只老鼠,飞上千丈高的松树。
翠壁内有一个房间,敲打它似乎通向海底,
看去则是寒鸦在朦朦胧胧的雾中。
偶尔驻足有美好的思绪,缘着险境却无倦容。
片刻之间到达绝顶,仿佛鸟儿穿越樊笼。
害怕脚步踏上海面,疑惑自己在凌空飞行。
众山点缀着巨大的湖泊,四方连着圆形的穹顶。
像是将青螺发髻,洒落在明月之中。
片片白云隔开,孤独的岚气为吴宫。
一阵朦胧气息,隐隐在湖东升起。
雷声与波涛激起,狂电将太阳染红。
大雨如同石子般轰落,金色的光辉轰击天空。
闪电隔着云层闪动,仿佛亘古的天龙。
巨大的波涛连连翻涌,仿佛拔起湖水的洪流。
捧起一座雪山,想与昭回相通。
过了一会儿才下山,细碎的衡山与嵩山。
神奇的事物难以测度,绝美的景色更难穷尽。
拄着杖子往下走,渐渐听到仙观的钟声。
烟波缭绕肌肤骨骼,云壑阗塞心胸。
即使死去也不觉得足够,活着就要欢聚相逢。
否则就要把天爵,自愿效力于太湖公。
注释:
字词注释:
- 华阳帽:一种古时道士所戴的帽子。
- 大夏筇:一种竹制的拐杖。
- 缥缈峰:指山峰如烟雾般虚幻。
- 药蔓:指药草缠绕的蔓藤。
- 寒鸿:指寒鸦,形容环境的清冷。
- 樊笼:比喻束缚,形容飞出束缚之境。
- 绝顶:指山的最高处。
- 叆叇:指阴云密布。
典故解析:
- 太湖:历史上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常有诗文吟颂。
- 吴宫:指古代吴国的宫殿,象征着古典美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皮日休,字少白,号云溪,唐代诗人,以清新的自然诗和道教思想见长。他的诗风洒脱,语言生动,常描绘山水风光,表达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皮日休游览太湖缥缈峰时,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唐代人对自然与道教哲学的向往。
诗歌鉴赏:
《太湖诗·缥缈峰》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与哲理思考的诗。诗中描绘了缥缈峰的美丽景色,展现了作者在山顶的感受与思想。从“头戴华阳帽,手拄大夏筇”开始,描绘了一个清晨的道士形象,赋予了诗人一种自在和洒脱的气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绘,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相结合,生动地呈现出山川的壮丽与心灵的迷惘。
在描写缥缈峰的过程里,诗人用“似鸟穿樊笼”表现了对自由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中通过对云雾、雷电等自然现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深而神秘的氛围,似乎在表达一种“人在天际,心随自然”的哲学思想。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层次分明,既有对自然的直接描绘,也有对人生的沉思,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高度艺术成就。诗人通过感受自然,反思自我,最终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展现出一种超然的道家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头戴华阳帽,手拄大夏筇。
介绍诗人的形象,突出道士身份与闲适的游山情趣。 -
清晨陪道侣,来上缥缈峰。
描述与道友一起游历,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
带露嗅药蔓,和云寻鹿踪。
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现诗人对自然的亲近。 -
时惊鼠,飞上千丈松。
此句通过惊起老鼠的情景,突出山中宁静的生活与自然的生机。 -
翠壁内有室,叩之虚古穴下彻海,视之寒鸿濛。
描述山中幽静的环境,暗示自然的深奥与神秘。 -
遇歇有佳思,缘危无倦容。
诗人在险境中能保持愉悦的心情,体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
须臾到绝顶,似鸟穿樊笼。
达到山顶后,感受到无拘束的自由,表现诗人向往自由的内心。 -
恐足蹈海日,疑身凌天风。
表现诗人在高处的恐惧与敬畏,增强了诗的气势。 -
众岫点巨浸,四方接圆穹。
描绘山水相接的壮丽景观,营造出宏大的自然画面。 -
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通过比喻,形象地展现出月光下的美丽景象。 -
片白作越分,孤岚为吴宫。
继续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表达对古代文化的追思。 -
一阵叆叇气,隐隐生湖东。
描述湖边的气息,增强了自然的神秘感。 -
激雷与波起,狂电将日红。
通过天气变化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紧张刺激的氛围。 -
礊礊雨点大,金髇轰下空。
使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现象以生命。 -
暴光隔云闪,仿佛亘天龙。
通过比喻形象化光与雷,增强了诗的意象。 -
连拳百丈尾,下拔湖之洪。
描绘波涛汹涌的壮观场面,表现大自然的力量。 -
捽为一雪山,欲与昭回通。
表达诗人对自然的敬仰与对道教文化的传承。 -
移时却下,细碎衡与嵩。
诗人与自然的互动,表现出一种和谐的关系。 -
神物谅不测,绝景尤难穷。
表达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强调其神秘之处。 -
杖策下返照,渐闻仙观钟。
通过听到钟声,暗示归程与对人间的眷恋。 -
烟波濆肌骨,云壑阗心胸。
意象丰富,表达对自然的沉醉与对心灵的洗礼。 -
竟死爱未足,当生且欢逢。
直接表达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强调当下的重要性。 -
不然把天爵,自拜太湖公。
以自我奉献来表达对太湖的敬仰,表现出一种超越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似鸟穿樊笼”,形象且富有意境。
- 拟人:如“激雷与波起”,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结构严谨,韵律和谐,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结合道教哲学,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阳帽:道教文化的象征。
- 缥缈峰:虚幻与现实的结合,象征心灵的追求。
- 雷电:自然的力量与神秘。
- 湖水:生命的源泉与深邃的思考。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 自然与人生:诗中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由的向往。
- 道教哲学:通过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体现了道教的超脱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华阳帽”是什么?
- A. 一种帽子
- B. 一种鸟类
- C. 一种植物
-
诗人和谁一起游览缥缈峰?
- A. 独自
- B. 道侣
- C. 家人
-
诗中用“似鸟穿樊笼”表达了什么?
- A. 对自由的渴望
- B. 对天空的恐惧
- C. 对大地的热爱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与皮日休的作品均描绘自然,但王维的诗更加强调内心的宁静,而皮日休则融入了更多的道教思想与生动的自然描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道教文化与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