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忠烈治装帖赞》

时间: 2025-01-19 12:28:32

德威堂中有汉本,衮绣昼扶灵寿杖。

庞眉鲐背犹克壮,手展炎图开治象。

虹蜺椽笔光万丈,落纸珠玑争献状。

凛然手泽端可仰,三复崧高慰瞻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德威堂中有汉本,
衮绣昼扶灵寿杖。
庞眉鲐背犹克壮,
手展炎图开治象。
虹蜺椽笔光万丈,
落纸珠玑争献状。
凛然手泽端可仰,
三复崧高慰瞻想。

白话文翻译

在德威堂中,有汉朝的经典文献,
华丽的衣袍在日光下扶持着长寿的权杖。
老者的眉毛浓厚,背虽驼但仍显得壮健,
手中展开的是炎黄大地的治国图景。
笔如虹霓,光芒万丈,
落在纸上的是珍珠般的文字,争相献上状表。
威严的手势让人仰望,
三次重温那崇高的理想,使人感到慰藉和向往。

注释

  • 德威堂:古代书院或高堂的名称,象征着文治之地。
  • 汉本:指汉代的经典书籍,象征着文化的传承。
  • 衮绣:精美华丽的衣服,象征着身份的尊贵。
  • 灵寿杖:象征长寿和权力的权杖。
  • 庞眉鲐背:形容老人的外貌特征,庞眉为浓眉,鲐背为驼背。
  • 炎图:指治理国家的蓝图或图景。
  • 虹蜺:形容笔的光彩夺目,如同彩虹般绚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字德舆,号东坡,北宋人,著名诗人及政治家。岳珂在历史上以其忠诚和刚直著称,致力于政治改革和文化传播,其诗歌风格以豪放、激昂为主,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创作背景

《文忠烈治装帖赞》创作于宋代,背景是当时政治动荡,岳珂以此诗表达对文治的向往和对治国理政的思考。通过描绘老者的形象,诗人传达了对智慧与经验的尊重,以及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意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吸引读者。开头两句描绘了德威堂的文化氛围,汉本的存在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衮绣的华服与灵寿杖的描写,暗示着尊贵的身份与长久的智慧,暗合了诗人对治国理政的美好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老者形象的描写,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老者虽已年迈,但依然显得精神饱满,显示出一种老当益壮的气概。手展炎图,象征着治理国家的愿景,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最后的几句,则将目光转向理想的实现,笔光万丈与落纸珠玑的描写,突显了文字的力量和文化的影响。凛然的手势与崇高的理想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与期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不仅在形式上工整,意象上丰富,更在情感上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和治国理政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德威堂中有汉本:描绘德威堂内有汉代的经典,象征文化的传承。
  2. 衮绣昼扶灵寿杖:华丽的衣袍在日光下,扶持着长寿的权杖,体现尊贵与智慧。
  3. 庞眉鲐背犹克壮:老者虽老,但依然健壮,象征着智慧与力量的结合。
  4. 手展炎图开治象:手中展开的治国蓝图,展现理想与愿景。
  5. 虹蜺椽笔光万丈:笔如彩虹般夺目,象征才华与文化的辉煌。
  6. 落纸珠玑争献状:文字如珠玑般闪耀,表达对文化的重视。
  7. 凛然手泽端可仰:威严的姿态令人仰望,表现出崇高的理想。
  8. 三复崧高慰瞻想:三次重温崇高理想,传达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笔的光芒比作虹霓,形象生动。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光万丈”与“珠玑”,突出文化的璀璨与重要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文化传承和治国理政的思考,通过对老者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智慧的尊重和对未来理想的期盼,传达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德威堂:象征文化的殿堂,传承的地方。
  • 汉本:历史的积淀,文化的根基。
  • 衮绣:华丽与尊贵的象征。
  • 灵寿杖:智慧与权力的象征。
  • 炎图:治理国家的蓝图,理想的体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德威堂中有汉本中的“汉本”指的是什么?

    • A. 汉代的经典文献
    • B. 汉朝的古代建筑
    • C. 汉族的传统习俗
  2. 庞眉鲐背犹克壮中的“鲐背”形容的是什么?

    • A. 年轻人的背影
    • B. 老人的驼背
    • C. 壮汉的身姿
  3. 虹蜺椽笔光万丈中,“虹蜺”形容什么?

    • A. 笔的颜色
    • B. 笔的光芒
    • C. 笔的形状

答案

  1. A. 汉代的经典文献
  2. B. 老人的驼背
  3. B. 笔的光芒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与《文忠烈治装帖赞》均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但《登高》更多地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文忠烈治装帖赞》则侧重于文化传承与治国理政的理想。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相关历史文献与诗人的生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