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误佳期
作者:谈印梅 〔清代〕
别后车轮常转。
死后蚕丝难断。
千般懊恼万般娇,
怜尔何曾惯。
爱极转生憎。
聚久何妨散。
明知归信尚难凭,
先把归程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离别后的思念与无奈。车轮在别后仍在不停地转动,仿佛时间在飞逝。即便感情如同死后蚕丝般难以割舍,千般的懊恼与万般的柔情交织在一起,却怜惜你从未习惯这样的感情。爱到极致便转为仇恨,聚在一起的时光再长也会散去。明知归心似箭却难以信任,何不先算算归途的路程。
注释:
- 车轮常转:意指时间在流逝,生活依然继续。
- 死后蚕丝难断:形容感情深厚,难以割舍。
- 千般懊恼万般娇: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懊恼也有柔情。
- 爱极转生憎:形容爱情的极端变化,情感从爱转为恨。
- 聚久何妨散:聚集的时间再长,最终也会分离。
- 明知归信尚难凭:虽然知道归心似箭,但信任却难以建立。
- 先把归程算:在思考归来的路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谈印梅,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其诗风兼具情感的细腻与思想的深邃,常常在作品中表现对人生、感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离别之际,表达了对爱人深深的思念与无奈,反映出作者对人际关系及情感变化的思索。
诗歌鉴赏:
《误佳期》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离别后内心的复杂情感。首联“别后车轮常转”,以“车轮”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生活的继续,即使内心充满了不舍与惆怅。接下来的“死后蚕丝难断”,表达了对感情的深厚与难以割舍的痛苦。
诗中“千般懊恼万般娇”则呈现出恋爱中的矛盾心理,既有甜蜜的回忆,又有对过往的懊悔。紧接着,诗人道出了爱情的变化规律:“爱极转生憎”,在极致的爱中,常常潜藏着转化为憎恨的可能,这种情感的转变让人深感无奈。
后半部分则展现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明知归信尚难凭”,虽有归心似箭的渴望,但信任的缺失让归来的路途显得艰难。最后一句“先把归程算”则引导读者思考,或许在面对情感的纷繁复杂时,理智地规划归途才是应对之法。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有对爱情的赞美,也有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展现了作者在情感表达上的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别后车轮常转:离别之后,时光仍在流转,意指生活继续,心中却难以平静。
- 死后蚕丝难断:即便感情已逝,仍如蚕丝般难以割舍,表现出深厚的情感。
- 千般懊恼万般娇:复杂的情感,既有懊恼又有柔情,交织在一起。
- 怜尔何曾惯:对对方的怜惜,但又暗示对方未曾习惯这份情感。
- 爱极转生憎:这种极端的情感变化,反映了爱情的脆弱。
- 聚久何妨散:再长的相聚时光,终究会有分离的一刻。
- 明知归信尚难凭:明白归心似箭,但对未来的信任却难以建立。
- 先把归程算:理智地考虑归来的路径,而非沉溺于情感之中。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车轮”比喻时间的流逝。
- 对仗:如“千般懊恼万般娇”,展现对比和对称之美。
- 拟人:将感情拟人化,赋予情感以生命。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爱情的复杂性,强调情感的脆弱与变化,反映了人在面对离别与思念时的无奈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车轮:象征时间与生活的流转。
- 蚕丝:象征深厚的感情,难以割舍。
- 懊恼与娇:代表爱情中的矛盾与复杂情感。
- 归程:象征归心似箭的渴望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误佳期》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清代
- D. 明代
-
“爱极转生憎”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变化?
- A. 从恨到爱
- B. 从爱到恨
- C. 从喜到悲
- D. 从聚到散
-
“车轮常转”暗示了什么?
- A. 生活的停滞
- B. 时间的流逝
- C. 感情的结束
- D. 未来的希望
答案:
- C. 清代
- B. 从爱到恨
- B. 时间的流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离骚》:同样表达了离别与思念,但更为复杂,融入了历史与个人的苦闷。
- 《静夜思》: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为直接。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虽然主题相似,但各自的情感表达与背景有所不同,展现了不同诗人对离别与思念的独特理解。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谈印梅研究》
- 《古诗词精华解析》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