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滴遍芭蕉雨,秋晴写一庭。
云容沉水白,山色接天青。
树寐蝉添籁,花眠鸟唤醒。
捲帘新爽入,斜照上疏棂。
白话文翻译:
雨水洒落在芭蕉上,秋日的晴空在庭院中显现。
云彩的颜色像沉静的水一样洁白,山的颜色与天空相连,显得深邃而青翠。
树木在昏睡,蝉鸣声增添了几分悠扬,花儿在静眠,鸟儿将其唤醒。
轻轻卷起帘子,清新凉爽的空气涌入,斜阳照在窗棂上。
注释:
- 滴遍:滴落到处。
- 芭蕉:一种植物,常用作雨声的意象。
- 云容:云的形态或颜色。
- 沉水白:形容云朵像沉静的水一样洁白。
- 树寐:树木似乎在安静地入睡。
- 蝉添籁:蝉的鸣叫声增添了悠扬的乐音。
- 花眠:花朵似乎在沉睡。
- 捲帘:卷起窗帘。
- 新爽:新鲜而凉爽的空气。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秋晴”这一主题常见于古诗词中,表现出秋天宁静、清朗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那逊兰保,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交往频繁的时代,擅长描写自然景物,诗风清新。
创作背景:诗作于秋季,表达了诗人在秋天晴朗天气下的感受,描绘自然之美,展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诗歌鉴赏:
《秋晴》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秋天晴朗的自然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秋日的清新与宁静。首句“滴遍芭蕉雨”以细腻的雨声引入,给人以耳边回响的感觉,随后转入晴空的描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中的意象如云、山、树、花、鸟等,都在一幅和谐的画面中交织,展现出秋日的生机与宁静。
诗人通过“云容沉水白,山色接天青”两句,展现了秋天的清澈与广阔,云朵和山色构成了一幅清晰的风景,仿佛让人感受到那种空气中透出的清凉。接着“树寐蝉添籁,花眠鸟唤醒”,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树木在静默中,蝉声和鸟鸣则添加了生命的气息,展现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最后几句“捲帘新爽入,斜照上疏棂”,通过卷帘的动作,带出了室内的清新感,斜阳照射在窗棂上,增添了一层温暖的光影。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滴遍芭蕉雨”:描绘雨滴洒落在芭蕉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
- “秋晴写一庭”:引出主题,表现秋天的晴朗和庭院的宁静。
- “云容沉水白”:形容云的颜色如水一般洁白,给人以清透的感觉。
- “山色接天青”:山的颜色与天空相连,形成一片深邃的蓝色。
- “树寐蝉添籁”:树木似乎在安静地入睡,蝉的鸣叫声为这宁静增添了音乐感。
- “花眠鸟唤醒”:花儿在静静地休息,鸟儿的叫声唤醒了它们,象征着生命的轮回。
- “捲帘新爽入”:卷起窗帘,清新的空气涌入室内。
- “斜照上疏棂”:夕阳照在窗棂上,增添了一种温暖的气息。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容沉水白”,将云的颜色比作沉静的水。
- 拟人:如“树寐”、“花眠”,将自然物拟人化,赋予其情感和生命。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如“树寐蝉添籁,花眠鸟唤醒”,展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字技巧。
-
主题思想: 此诗表现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展现了自然的和谐,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传达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芭蕉:象征柔美、细腻的自然景象。
- 云:象征着变化与宁静。
- 山:象征着稳重与永恒。
- 树、花:象征着生命与生长。
- 鸟、蝉:象征着活力与自然的声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滴遍芭蕉雨”主要描绘了什么? A. 秋天的晴空
B. 雨滴的声音
C. 花开的声音
D. 树木的生长 -
“云容沉水白”中“沉水”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天空
B. 云的颜色
C. 山的颜色
D. 花的颜色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多的是对亲人的思念;而王维的《山居秋暝》则强调山水的静谧与诗人的内心世界。两者在主题和情感上与《秋晴》形成了有趣的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经与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