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海州怀仁令藏春亭 张耒 〔宋代〕
闻道山中贤长官,种花不肯放春还。 故知车马红尘地,催促东风不得闲。
白话文翻译:
听说山中有位贤德的长官,他种花却不愿让春天离去。 因此知道在这车马喧嚣、尘土飞扬的地方,东风也被催促得无法闲暇。
注释:
字词注释:
- 闻道:听说。
- 山中:指偏远的山区。
- 贤长官:有德行的官员。
- 种花:指进行美化环境的行动。
- 不肯放春还:不愿让春天离去,比喻不愿让美好时光结束。
- 故知:因此知道。
- 车马红尘地:指繁华喧嚣的城市。
- 催促:急迫地促使。
- 东风:春风,这里指春天的气息。
- 不得闲:无法休息。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但诗中“种花不肯放春还”可能暗指长官希望保持地方的美好和安宁,不愿让世俗的喧嚣侵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尤以诗见长。此诗可能是在他任职或游历海州时所作,表达了对贤德长官的赞赏和对世俗喧嚣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张耒访问海州时,对当地长官的治理和环境美化表示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对城市喧嚣的不满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山中贤长官种花行为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种花不肯放春还”一句,既表达了对长官美化环境、保持地方安宁的赞赏,也隐含了对世俗喧嚣的厌倦。后两句“故知车马红尘地,催促东风不得闲”,则进一步以东风被催促不得闲的形象,比喻了城市生活的忙碌和喧嚣,与山中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闻道山中贤长官,种花不肯放春还。” —— 听说山中有位贤德的长官,他种花却不愿让春天离去。这里“种花”象征着美化环境,“不肯放春还”则表达了长官希望保持地方的美好和安宁,不愿让世俗的喧嚣侵扰。
- “故知车马红尘地,催促东风不得闲。” —— 因此知道在这车马喧嚣、尘土飞扬的地方,东风也被催促得无法闲暇。这里“车马红尘地”指繁华喧嚣的城市,“催促东风不得闲”则形象地描绘了城市生活的忙碌和喧嚣。
修辞手法:
- 拟人:将东风拟人化,说它“不得闲”,形象地表达了城市生活的忙碌和喧嚣。
- 对比:通过山中宁静与城市喧嚣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贤长官种花行为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喧嚣的厌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种花:象征美化环境,保持地方的美好和安宁。
- 东风:象征春天的气息,这里比喻宁静的生活状态。
- 车马红尘地:象征繁华喧嚣的城市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种花不肯放春还”一句,表达了长官的什么愿望? A. 希望春天永远停留 B. 希望城市永远繁华 C. 希望地方永远安宁 D. 希望自己永远年轻 答案:C
-
诗中“催促东风不得闲”一句,比喻了什么? A. 春天的忙碌 B. 城市的喧嚣 C. 长官的勤劳 D. 作者的焦虑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作者对山中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作者对战乱时代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诗词对比:
- 张耒的《题海州怀仁令藏春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张耒的诗更多地反映了城市喧嚣与山中宁静的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诗歌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