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其三》

时间: 2025-01-03 05:53:51

战士触热冲暑雾,舌燥唇乾惮长路。

将军马上设良谋,遥望青山指梅树。

齿牙不觉流津津,比似投醪同饮醇。

汉鼎未扶竟分裂,惜哉不是调羹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战士触热冲暑雾,舌燥唇乾惮长路。将军马上设良谋,遥望青山指梅树。齿牙不觉流津津,比似投醪同饮醇。汉鼎未扶竟分裂,惜哉不是调羹人。

白话文翻译:

战士们在酷热的雾气中奋勇向前,口渴得舌头发干,令人畏惧这漫长的路途。将军在马上制定了良好的策略,远远望去青山中指着梅树。牙齿不觉间流出了口水,仿佛是在品尝美酒般的醇厚。汉朝的鼎尚未扶正却已经分裂,真可惜不是调羹的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触热:遭遇热气。
  • 冲暑雾:在炎热的雾气中奔跑。
  • 舌燥唇乾:舌头干燥,嘴唇也干裂。
  • :畏惧,害怕。
  • 良谋:好的计策。
  • 齿牙:牙齿。
  • 津津:口水,形容水分充足的样子。
  • 投醪:比喻美酒,形容醇厚的饮品。
  • 汉鼎:指汉朝的鼎,象征着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 调羹人:比喻调解者或掌握权力的人。

典故解析:

  • 汉鼎:汉朝鼎盛时期象征,鼎的分裂暗指汉朝的衰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上,宋代诗人,生平较为模糊,但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以及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战争频繁之际,诗人通过战士与将军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困境的忧虑以及对战争的反思。

诗歌鉴赏:

《句其三》以战士与将军的对话为背景,展现了战士在炎热条件下的艰辛与将军的深思熟虑。诗中通过对口渴、长路等意象的描绘,突显出战争的艰难与士兵的苦楚。将军的“良谋”与“青山指梅树”的场景,展现出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失对未来的希望和战略的思考。

后半部分通过“汉鼎未扶竟分裂”的感叹,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心忡忡。这种历史的厚重感与士兵的辛劳形成鲜明对比,揭示出战争带来的不仅是生理上的疲惫,还有精神上的压迫。

整个诗歌的情感基调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敏感与对人世沧桑的感慨。这种对比与反思使得整首诗具有更深层次的哲理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战士触热冲暑雾:描述战士在酷热天气中行军的艰辛。
  2. 舌燥唇乾惮长路:表达因口渴而感到的恐惧与疲惫。
  3. 将军马上设良谋:将军在战场上制定战略,表明其智慧。
  4. 遥望青山指梅树:将军遥望前方,似乎在指引方向,寓意希望。
  5. 齿牙不觉流津津:战士因前方的美酒而不自觉地流口水,暗示渴望与享受。
  6. 比似投醪同饮醇:将口水比作美酒,表现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7. 汉鼎未扶竟分裂:感叹汉朝未能保持稳定,暗指历史的无常。
  8. 惜哉不是调羹人:惋惜没有掌握权力的人来调和纷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口水比作酒,表现战士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 对仗:诗中对称的句式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战士的艰辛与将军的战略思考,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表现出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战士:象征国家的防线与牺牲精神。
  • 将军:代表智慧与领导能力。
  • 青山:象征希望与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战士触热”中的“触”意为: A. 遭遇 B. 触碰 C. 感觉

  2. “汉鼎未扶竟分裂”中的“汉鼎”指: A. 汉朝的鼎盛 B. 汉朝的器皿 C. 汉朝的文化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诗作,描绘山河壮丽与人生无常。
  • 《夜泊牛津》: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对比:

对比王维的《送别》,两者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望,但王维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王安上的作品则更侧重于国家命运与历史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王安上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