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朔风如刀,痛利人骨。千山万山,雪映寒日。心知春气来,目睹梅花发。游子南方归不归,晓堂闲却龟毛拂。
白话文翻译
北风如刀般凛冽,刺痛人的骨头。千山万岭,白雪映衬着寒冷的太阳。我心中明白春天的气息已来,眼前正见梅花绽放。游子在南方,究竟是归来还是不归?清晨的堂前,悠闲地擦拭着龟毛。
注释
- 朔风:指北风,常用来形容寒冷的风。
- 痛利人骨:形容风寒刺骨,令人感到极度寒冷。
- 千山万山:形容山多,景色广阔。
- 雪映寒日:雪光照耀下的寒冷太阳,暗示寒冷的冬日。
- 春气:春天的气息,指春天的来临。
- 梅花发:梅花盛开,象征春天的开始。
-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通常指出外求学或工作的年轻人。
- 龟毛:古代用来擦拭的工具,象征着闲适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行瑛,宋代高僧,著名的诗人和禅宗大师。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表达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的感受,融合了禅宗的哲学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冬末春初之际,正值风雪交加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严冬的景象,反衬出春天的期盼,表达了对归乡游子的思念和对春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偈十六首》中,诗人以严寒的北风开篇,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冲击。开头“朔风如刀,痛利人骨”充分表现了冬日的寒冷与凛冽,仿佛能感受到那种刺骨的寒意。随后的“千山万山,雪映寒日”则描绘了广袤的雪景,增强了冬日的孤寂感。接下来的“心知春气来,目睹梅花发”,诗人心中已然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梅花的绽放成为春天的前奏,象征着希望和新生。最后一句“游子南方归不归”,表达了对身在异乡游子的深切思念,既有对归来的期待,又隐含着对不归的惆怅。整首诗以冬的冷冽为背景,衬托出春的温暖和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朔风如刀,痛利人骨:以比喻手法将北风形容为“刀”,生动地表现出冬天的寒冷。
- 千山万山,雪映寒日:描绘了一个白雪皑皑的壮丽景象,暗示了冬季的严酷。
- 心知春气来,目睹梅花发: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看到梅花的开放,象征着希望和生命的复苏。
- 游子南方归不归,晓堂闲却龟毛拂:表达了对游子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淡然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北风比作刀,形象生动。
- 对仗:如“千山万山”与“春气来”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梅花象征春天的来临与希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冬季的描绘和春天的期望,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归乡游子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朔风:象征严寒与孤独。
- 雪:象征纯洁与冷清。
- 梅花:象征希望与生命的复苏。
- 游子:象征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朔风如刀”的比喻是为了表达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冬天的寒冷
- C. 游子的思念
-
“目睹梅花发”中的梅花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的结束
- B. 希望与新生
- C. 寂寞的心情
-
诗中提到的“游子”指的是?
- A. 诗人的朋友
- B. 远在南方的亲人
- C. 离家在外的人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现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国家的忧虑,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描绘草的复苏,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