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之云涛石》

时间: 2025-01-01 12:22:09

造物成形妙画工,地形咫尺远连空。

蛟鼍出没三万顷,云雨纵横十二峰。

清坐使人无俗气,闲来当暑起清风。

诸山落木萧萧夜,醉梦江湖一叶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造物成形妙画工,
地形咫尺远连空。
蛟鼍出没三万顷,
云雨纵横十二峰。
清坐使人无俗气,
闲来当暑起清风。
诸山落木萧萧夜,
醉梦江湖一叶中。

白话文翻译:

造物主的创造如同精妙的画工,
地形虽然近在咫尺,却向远方延伸到空中。
蛟龙和鼍兽出没于三万顷的水面,
云雨交错在十二座山峰之间。
静坐使人摆脱了世俗的气息,
闲来之际在炎热的夏天感受清风。
夜晚诸山落木萧萧,
我在醉梦中仿佛置身江湖的一叶扁舟。

注释:

  • 造物成形:指自然界的创造,强调其奇妙。
  • 咫尺:形容距离近,但这里用来作对比,表明远处的空旷。
  • 蛟鼍:蛟是传说中的龙,鼍为一种大蛙,二者象征着水中生物。
  • 三万顷:指面积广阔的水面。
  • 云雨纵横:形容天气变化多端,云雨交错。
  • 清坐:指安静地坐着,享受宁静。
  • 落木萧萧夜:描绘秋夜的萧瑟景象,落叶纷飞。
  • 醉梦江湖:形容在梦中沉醉于江湖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见长,善于描绘山水景色,融入个人情感。黄庭坚和苏轼等人并称,属于“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结合,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作者的内心感受。开头两句通过“造物成形妙画工”对自然的赞美,表现了造物主的神奇技艺,接着诗人描绘了地形的壮阔和水面上生物的灵动,进一步营造了诗歌的意境。

在“清坐使人无俗气,闲来当暑起清风”中,诗人以静谧的心态体会自然的美好,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种通过静坐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带来了心灵的舒畅和清凉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最后几句则通过“诸山落木萧萧夜,醉梦江湖一叶中”,将夜晚的寂静与梦境中的江湖生活相结合,暗示出诗人对自由自在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壮丽,还融入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恬淡与洒脱的生活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造物成形妙画工:造物的过程如同精巧的画工,强调自然的奇妙。
  2. 地形咫尺远连空:地形虽近在咫尺,却能延伸到遥远的天空,表现自然的广阔。
  3. 蛟鼍出没三万顷:描绘水面上蛟龙与鼍兽的出没,生动形象。
  4. 云雨纵横十二峰:云雨在山峰之间交错,展现天气变化的戏剧性。
  5. 清坐使人无俗气:安静地坐着,使人远离世俗的喧嚣。
  6. 闲来当暑起清风:在炎热的夏天感受到清风,表现出一种宁静的闲适。
  7. 诸山落木萧萧夜:夜晚山间落木的声音,传达出秋夜的寂静。
  8. 醉梦江湖一叶中:在梦中沉醉于江湖的生活,体现出对自由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创造比作画工,增强了诗的艺术感。
  • 对仗:如“云雨纵横十二峰”,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描绘蛟鼍的出没,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表达了恬淡、洒脱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蛟鼍:象征自然的生灵,表现出水域的生动。
  • 云雨:象征天气变幻,表现出自然的多样性。
  • 清风:象征宁静与舒适,传达出诗人的内心感受。
  • 落木:象征秋天的萧瑟,反映出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造物成形”是比喻什么? A. 画工的技艺
    B. 自然的创造力
    C. 人的智慧

  2. “清坐使人无俗气”中,“清坐”意指什么? A. 静坐
    B. 清凉的坐姿
    C. 远离喧嚣

  3. 诗中描绘的夜晚场景是什么样的? A. 热闹
    B. 萧瑟
    C. 明亮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水自然的诗作,表现出隐居生活的恬淡。
  • 李白《庐山谣》:同样以山水为题材,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李白与黄庭坚:李白的诗歌多表现豪放和激情,而黄庭坚则更注重细腻与内心的宁静,两者在山水描写中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黄庭坚相关研究论文与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