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莫去沙边学钓鱼,
莫将百丈作辘轳。
清江濯足窗下坐,
燕子日长宜读书。
白话文翻译:
不要去沙滩上学钓鱼,
也不要把百丈长的绳索当作辘轳。
坐在窗下,清江水轻轻洗涤双足,
燕子在阳光下飞翔,正是读书的好时光。
注释:
- 莫去:不要去。
- 沙边:沙滩的边缘。
- 学钓鱼:学习钓鱼的技巧。
- 百丈:一百丈,指绳索的长度。
- 辘轳:一种用来抽水的工具,形状像轮子。
- 清江:清澈的江水。
- 濯足:洗脚,清洗双足。
- 窗下坐:坐在窗子下面。
- 燕子:一种鸟,象征春天和生机。
- 日长:日子悠长,时间充裕。
- 宜读书:适合读书。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通过“燕子”和“清江”等意象,传达了自然的宁静与书香的气息,体现了诗人对读书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喧嚣的拒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俊逸,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受到苏轼的影响。黄庭坚提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艺术上追求自然与真实。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黄庭坚晚年,生活经历的丰富使他对于读书和自然的感悟更加深刻。诗中表达了对安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学习和阅读的重视,以及对浮躁世界的避让。
诗歌鉴赏:
《侄梠随知命舟行》是一首蕴含哲理与自然情趣的诗作。诗人开篇以“莫去沙边学钓鱼”劝诫读者,不要追逐外界浮华的事物,钓鱼在这里不仅是字面意义上的行为,更是对世俗追求的隐喻。这种对外界诱惑的拒绝,表明诗人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接下来,诗人提出“莫将百丈作辘轳”,这里的“百丈”象征着繁重与束缚,而“辘轳”则是指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烦恼。诗人通过这种比喻,提醒人们不要陷入繁忙的世俗生活,应该寻求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方式。
后两句“清江濯足窗下坐,燕子日长宜读书”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读书图景。诗人在窗下坐着,脚浸在清澈的江水中,周围的燕子在阳光下飞舞,展现了一个安逸舒适的环境。这样的场景不仅令人向往,更强调了读书的乐趣与价值。整体来看,诗的意境清新脱俗,充满了对自然与知识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莫去沙边学钓鱼”:劝诫他人不要去追求表面的乐趣。
- “莫将百丈作辘轳”:警示人们不要把生活复杂化,增加无谓的负担。
- “清江濯足窗下坐”:描绘了自在的生活状态,享受与自然的亲近。
- “燕子日长宜读书”:表达了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读书是最合适的活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钓鱼”和“辘轳”比作生活中的浮躁与繁杂。
- 对仗:上下句形成对比,强调宁静与喧嚣的对立。
- 意象:清江、燕子等意象传达出一种自然的和谐美。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倡导一种简单、宁静的生活,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反对浮华与繁忙的世俗生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江:象征着纯净与宁静,代表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燕子: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活力,也是自由的象征。
- 窗下:代表一种安全、舒适的空间,适合思考与学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百丈”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工具
- B. 长度
- C. 河流
-
诗人劝诫人们不要去沙边学钓鱼的原因是?
- A. 钓鱼不容易
- B. 钓鱼浪费时间
- C. 追求表面乐趣的无意义
-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 A. 繁华喧闹
- B. 宁静幽美
- C. 寒冷孤寂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山中问答》 王维
诗词对比:
-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黄庭坚的诗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而白居易则侧重于人生的离别与感慨。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但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黄庭坚与他的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