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听琵琶)》
时间: 2025-01-02 20:39: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听琵琶)
作者: 陈纪 〔宋代〕
趁拍哀弦促。听冷冷弦间细语,手间推覆。
莺语间关花底滑,急雨斜穿梧竹。
又涧底松风簌簌。铁拨鹍弦春夜永,对金钗钟乳人如玉。
敲象板,翦银烛。六么声断凉州续。
怅梅花岁晚天寒,佳人空谷。
有限弦声无限意,沦落天涯幽独。
顿唤起闲愁千斛。贺老定场无处问,到如今只鼓昭君曲。
呼羯鼓,泻醽醁。
白话文翻译:
趁着急促的琵琶声,细细聆听那冷冷的弦音间低语,手指轻推拨动。
莺鸟在花底间轻声吟唱,急雨斜斜地穿过梧竹。
又是涧底松风的沙沙声。用铁弦拨动琵琶,春夜悠长,映衬着如玉的佳人。
敲打着象板,烛光闪烁。凉州的曲调慢慢断裂。
感叹梅花在寒冷的岁末,佳人只在空谷中。
有限的弦声却蕴含无限的情意,沦落天涯,幽独无依。
顿时唤起了心中千斛的闲愁。贺老已定的场景无处可问,如今只剩下鼓起的昭君曲。
呼唤羯鼓,倾泻醇酒。
注释:
- 哀弦:琵琶的弦音,发出哀怨的声音。
- 细语:细微的声音,暗示情感的低语。
- 莺语:黄莺的歌声。
- 梧竹:梧桐和竹子,象征清雅的环境。
- 松风:松树间的风声,常用以传达孤寂的氛围。
- 昭君曲:指王昭君的故事,象征离别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纪,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情感细腻著称,尤其擅长描绘音乐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古代雅集或文人聚会中,描绘了听琵琶时的感受,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对往昔的思念。
诗歌鉴赏:
《贺新郎(听琵琶)》以琵琶声为引,层层展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情感的丰盈。词的开头便通过“哀弦促”引出一种急促而又哀伤的基调,仿佛那琵琶的每一个音符都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接着通过“莺语间关花底滑”,将自然和音乐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诗中“急雨斜穿梧竹”,通过描绘雨声与竹林的相互作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细腻的观察。
随着情感的逐渐深入,诗人感受到一种时光的流逝与忧愁的积累,“怅梅花岁晚天寒”更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表现出一种孤独的美感。整首词在节奏上也极具变化,既有琶音的轻快,又有思念的沉重,形成鲜明的对比。
最后,诗人以“呼羯鼓,泻醽醁”结束,似乎是在呼唤过往的欢乐与洒脱,但内心的愁苦却不曾消减。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使得这首词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情感的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趁拍哀弦促”:利用琵琶的急促弦声。
- “听冷冷弦间细语”:聆听细微的情感表达。
- “莺语间关花底滑”:莺鸟的歌声与花间的轻柔。
- “急雨斜穿梧竹”:雨水穿过竹林,增添幽静。
- “铁拨鹍弦春夜永”:用铁弦拨动琵琶,夜晚漫长。
- “对金钗钟乳人如玉”:与佳人相对,形象如玉。
- “敲象板,翦银烛”:声音与光影的交织。
- “怅梅花岁晚天寒”:对梅花的感慨,代表孤独。
- “有限弦声无限意”:弦声虽有限,情感无限。
- “顿唤起闲愁千斛”:唤起千种愁苦。
- “贺老定场无处问”:对往昔的追忆无处可寻。
- “呼羯鼓,泻醽醁”:渴望重温过去的快乐。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人如玉”形容佳人美丽。
- 拟人:如“急雨斜穿”,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词在音韵和节奏上形成优美的对称。
-
主题思想:整首词围绕音乐与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孤独感的深刻描绘。
意象分析:
- 琵琶:象征音乐的情感与抒发。
- 莺:代表自然中的美与生机。
- 梅花:象征孤独与坚韧,表达诗人内心的感慨。
- 雨:传达忧愁与流逝的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趁拍哀弦促”中的“哀弦”指什么?
- A. 高兴的声音
- B. 悲伤的声音
- C. 优美的声音
-
“怅梅花岁晚天寒”中的“梅花”象征什么?
- A. 孤独与坚韧
- B. 欢乐与幸福
- C. 友情与亲情
-
整首词最主要表达的情感是?
- A. 喜悦
- B. 忧愁
- C. 愤怒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词常描写女性情感的细腻,主要体现在个人生活的感悟上;而陈纪的词则更多地融入了自然景物,展现了音乐与情感的结合,情感基调相对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代音乐与诗词研究》
- 《宋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