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幽人宁免俗,踸踔且泥行。
云过溪流动,雨馀池草生。
长身成跼蹐,暮景学将迎。
应被炮翁笑,有田胡不耕。
白话文翻译:
这位隐士难以摆脱世俗的束缚,走路时踉踉跄跄,沾满了泥土。
云彩在空中飘过,溪水在流动,雨后池塘的草木重新生长。
他身形修长却又显得拘谨,黄昏的景色似乎在向他招手。
或许会被农夫嘲笑,明明有田地却不去耕作。
注释:
- 幽人:隐士,指远离世俗的人。
- 宁免俗:难以摆脱世俗的影响。
- 踸踔:行走不稳,形容步伐艰难。
- 云过溪流动:形象描绘了天空的变化与溪水的流动。
- 雨馀:雨后。
- 长身成跼蹐:身材修长却显得拘谨、局促。
- 炮翁:指乡村的农夫,可能是指那些只顾耕作的普通人。
- 有田胡不耕:有土地却不去耕种,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讽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纪,宋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与隐士生活,表达对世俗的超脱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诗人可能在雨中行走,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内心的沉思。通过描写隐士的生活与周围景色,表达了对世俗的反思与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雨中出廓》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对隐士生活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的反思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以“幽人”引出,暗示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认同与向往。然而,隐士却被世俗困扰,走路时沾满泥土,生动描绘出一种身处自然却无法完全脱离俗世的矛盾心态。
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自然,雨后的景色清新,草木复苏,显示出自然生命的顽强与美好。这一自然的景象与隐士的内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隐士虽身在美丽的自然中,却因世俗的牵绊而无法自得其乐。
诗末以“应被炮翁笑,有田胡不耕”作结,含有讽刺意味。隐士被农夫嘲笑,暗示着在世俗眼中,隐士的选择和生活方式被认为是不实际的。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挣扎,也揭示了隐士生活的困窘与无奈。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传达出一种既向往自由又困于世俗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幽人宁免俗:隐士难以摆脱世俗的影响,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抵触。
- 踸踔且泥行:行走时不稳,沾满泥土,象征着身处自然却无法完全自由的状态。
- 云过溪流动:描绘云彩与溪水的动态,寓意着自然的生机与变化。
- 雨馀池草生:雨后草木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长身成跼蹐:形容隐士的身材修长,但因拘谨而显得不自在。
- 暮景学将迎:黄昏的景色似乎在召唤他,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对未来的期待。
- 应被炮翁笑:或许会被农夫嘲笑,表明对隐士选择的世俗评价。
- 有田胡不耕:有田地却不去耕作,讽刺隐士的生活方式与现实的脱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隐士的生活与泥土、自然相对照,表现出内心的矛盾。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句中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个体在世俗社会中的选择与挣扎,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传达了一种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幽人:象征隐士,代表对世俗的远离与对自由的追求。
- 泥行:象征生活的艰辛与不自由。
- 云、溪、雨、草:自然意象,表现生命的生机与变化。
- 炮翁:象征世俗的看法,代表传统社会对隐士生活的评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幽人”指的是谁?
- A. 农夫
- B. 隐士
- C. 商人
- D. 学者
-
“踸踔且泥行”中的“踸踔”意思是?
- A. 行走稳健
- B. 行走不稳
- C. 快速行走
- D. 缓慢行走
-
诗中提到的“炮翁”是指什么?
- A. 农夫
- B. 诗人
- C. 隐士
- D. 旅行者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
- 《饮酒》——陶渊明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饮酒》与陈纪的《雨中出廓》同样描绘了隐逸生活的追求,但陶渊明更强调对自然的融入与内心的宁静,而陈纪则在隐士的生活中表现出世俗的困扰与矛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李白与杜甫:两位诗人的比较》
这些资料为深入理解宋代诗歌及其背景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