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齐纨越罗霜雪辉,
吴刀并剪为君裁。
鸣珰垂佩行相催,
且步云馆升月台。
珠缨列座琼筵开,
秦筝慷慨赵瑟哀,
含凄敛叹君莫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场景,诗人用齐整的丝绸和罗织的衣物,犹如霜雪般闪耀,为了君子裁制衣服。佩饰的响声催促着行人,缓步走向云间的楼阁,登上月台。珠缨装饰的座位上,琼筵已经摆开,秦筝的音律激昂,赵瑟的旋律哀婉。诗人含蓄的叹息,劝君不要多疑。
注释:
- 齐纨:指齐国的丝绸,象征华丽的衣物。
- 越罗:指越国的罗织品,形容美丽。
- 鸣珰:指佩饰在行走时发出的声音。
- 云馆:指高楼,象征着人们的向往和理想。
- 月台:指观月的地方,寓意雅致的享受。
- 珠缨:用珠子装饰的带子,象征富贵与华丽。
- 琼筵:珍贵的宴席,表示盛大的聚会。
- 秦筝:古代乐器,代表激昂的音律。
- 赵瑟:另一种古乐器,表示哀婉的旋律。
- 含凄敛叹:含蓄的叹息,表达一种复杂的情感。
典故解析:
- 齐纨与越罗:古代中国的两种著名丝织品,分别以其细腻和华丽著称,象征着高雅和美好。
- 秦筝与赵瑟:两种古代乐器,秦筝常用于激昂的乐曲,赵瑟则多用于悲伤的曲调,象征着诗中情感的起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景明(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擅长古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其诗风清新脱俗,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
创作背景:
《白纻歌七首》是何景明在某次社交聚会或宴席上创作的,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交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华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高雅的社交场景。开头用“齐纨越罗霜雪辉”描绘出盛装打扮的华贵景象,而“吴刀并剪为君裁”则暗示着为君子精心准备的美好衣物,传达出一种对君子的钦佩与向往。
诗中通过“鸣珰垂佩行相催”展现出一种轻快的氛围,仿佛每一步都伴随着乐音,增添了场景的生动感。而“且步云馆升月台”则带有一种超脱尘世的意象,暗示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在宴席上,诗人描绘了“珠缨列座琼筵开”的繁华,乐器的对比(秦筝的慷慨与赵瑟的哀伤)则反映出聚会中的欢乐与忧伤交织的情感,展现了人们在欢聚背后的复杂情感。
最后的“含凄敛叹君莫猜”则是诗人对君子的关心和惜别,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感,仿佛在说即便身处欢乐之中,也难免有些惆怅。整首诗以流畅的节奏和鲜明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齐纨越罗霜雪辉:形容衣物华丽,似霜雪般洁白。
- 吴刀并剪为君裁:用刀和剪为君子裁制衣物,表达对君子的倾慕。
- 鸣珰垂佩行相催:佩饰发出的声音催促行人,表现出一种轻快的气氛。
- 且步云馆升月台:走向高雅的楼阁,意象升华,象征理想与追求。
- 珠缨列座琼筵开:座位上珠缨装饰的宴席已摆开,暗示聚会的热闹。
- 秦筝慷慨赵瑟哀:两种乐器的对比,表现出场景的欢乐与忧伤并存。
- 含凄敛叹君莫猜:诗人含蓄的叹息,希望君子不要多疑,表达复杂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霜雪辉”,用霜雪比喻衣物的洁白。
- 对仗:如“秦筝慷慨赵瑟哀”,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如“鸣珰垂佩”,赋予物品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际关系的细腻感悟,表现了在欢乐与忧伤交织的情感中,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君子的关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齐纨:华丽与美好。
- 越罗:细腻与优雅。
- 鸣珰:生活的细节与节奏。
- 云馆:理想与追求。
- 珠缨:富贵与繁华。
- 琼筵:聚会的热闹与欢愉。
- 秦筝、赵瑟:欢乐与忧伤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齐纨越罗”指代什么?
- A. 华丽的衣物
- B. 音乐
- C. 朋友
-
填空题:诗中“鸣珰垂佩行相催”中的“鸣珰”指的是_____。
-
判断题:诗中表现的情感只有快乐。(对/错)
答案:
- A
- 佩饰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李清照)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诗词对比: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与《白纻歌七首 其一》都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注重情感的激昂和豪放,而后者则体现了细腻与优雅的生活感受。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何景明研究》
- 《古诗词欣赏与解析》
- 《中国古典诗词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