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进士观铜雀砚歌》
时间: 2025-01-06 09:37: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同李进士观铜雀砚歌
何景明 〔明代〕
君不见邺中魏帝无宫殿,
千秋遗瓦磨为砚。
墨客骚人空叹嗟,
朱薨绮构谁曾见。
李君好古精鉴别,
冬天拂拭开烟雪。
虚堂叩之哀玉昔,
泥沙洗出黄金屑。
广州紫石鸲鹆眼,
歙山龙尾何希罕。
濡藻光回星汉垂,
蟠花背刻龟螭断。
共忆高台罗绮春,
翠眉艳骨飞黄尘。
提携故物悲年代,
感慨新章泣鬼神。
君不见临漳此物难复睹,
河沉岸坼求者苦。
县人相传为赝古,
呜呼日掘西陵土。
白话文翻译:
你看见吗,邺城中魏帝的宫殿已经没有了,千秋留下的瓦片磨成砚台。文人墨客空自叹息,朱红的绮丽建筑又有谁见过呢?李君喜欢古物,善于鉴别,冬天里轻轻拂去上面的烟雪。虚堂中叩击砚台,感慨昔日的美玉,泥沙洗净后露出了黄金的细屑。广州的紫石砚如鸲鹆的眼睛,歙山的龙尾砚也并不稀罕。浸润的水草光影如星汉垂下,蟠花背面刻有龟和螭的图案。我们共同怀念高台上的春日盛景,翠眉艳骨在飞扬的黄尘中。拿着这些古物感叹年代的变迁,感慨新的篇章让人泪洒鬼神。你看见吗,临漳的这些文物再也难以见到,河水沉淀,岸边崩裂,寻求者苦苦追寻。县里人都传说这是赝品,唉,日日在西陵的土中挖掘。
注释:
字词注释
- 君不见:你难道没见到。
- 邺中:邺城,历史上魏国的都城。
- 磨为砚:将瓦片磨成砚台。
- 墨客骚人:指文人墨客,诗人。
- 朱薨:朱红色的建筑。
- 李君:指李进士,古代的文人。
- 虚堂:无人的大厅。
- 叩之:敲击它。
- 哀玉:感叹美玉的逝去。
- 黄金屑:细小的黄金颗粒。
- 濡藻:湿润的水草。
- 蟠花:缠绕的花。
- 翠眉艳骨:比喻美丽的女子。
- 提携:携带,带着。
- 赝古:假的古物。
- 西陵土:古代皇帝的陵墓土。
典故解析
- 邺中魏帝:指的是魏国的历史背景,强调时间的流逝与物是人非。
- 临漳:古代的一个地方,现今的临漳县,诗中提到的物品难以再见,反映了历史遗失的无奈。
- 西陵土: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陵墓,暗示对历史的追溯与遗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景明,明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以感慨历史和社会变迁为主题,其作品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意识。
创作背景
本诗是在观看铜雀砚时写成,表达了对古物的珍视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古代文物的现状,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当下文物真伪的忧虑。
诗歌鉴赏:
《同李进士观铜雀砚歌》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文化反思的诗作,作者通过对古物铜雀砚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遗存的珍视与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诗中开头以“君不见”引出魏帝的宫殿如梦幻般消失,千秋留下的只是磨成砚台的瓦片,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接着,诗人通过关于李君的描写,体现出对古物的热爱和鉴别能力,描绘了冬雪消融后显露出黄金屑的画面,既展现了古物的美丽,也暗示着其珍贵。
在后半部分,诗人再次引入怀旧的情感,提及“高台罗绮春”,表达了对昔日繁华的向往与惋惜。诗中强调了古物的稀缺和赝品的困扰,反映了对真品的渴望与对历史的追溯。尤其是最后两句“君不见临漳此物难复睹,河沉岸坼求者苦”,以质朴的语言道出了文化遗产的流失与保护的重要性,呼唤人们对历史的重视与珍惜。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既有对古物的欣赏,也有对历史的沉思,展现了何景明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不见邺中魏帝无宫殿:引导读者关注历史,强调魏帝的辉煌已成往事。
- 千秋遗瓦磨为砚:古代的瓦片经过岁月的磨砺,成为了砚台,象征着文化的沉淀。
- 墨客骚人空叹嗟:文人对历史的伤感,表达了对过往文化的怀念。
- 朱薨绮构谁曾见:朱色的宏伟建筑如今无人问津,显示了时间的无情。
- 李君好古精鉴别:李君热爱古物,善于鉴赏,展现了文人对古文化的追求。
- 冬天拂拭开烟雪:冬天的意象象征着凋零和寂静,砚台上的烟雪被拂去,暗示着对文化遗产的清理与珍视。
- 虚堂叩之哀玉昔:叩击砚台,感慨昔日的美玉,表达对古物的珍惜与怀念。
- 泥沙洗出黄金屑:泥沙中洗出黄金,暗示珍贵的东西往往被埋没,需要去探寻。
- 广州紫石鸲鹆眼:提及广州的紫石砚,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砚台的美丽。
- 歙山龙尾何希罕:形容歙山的龙尾砚,强调其在众多砚台中并不稀有。
- 濡藻光回星汉垂:水草的光影如星空般垂落,呈现出宁静而美丽的意境。
- 蟠花背刻龟螭断:比喻上美丽的雕刻,象征文化的传承。
- 共忆高台罗绮春:回忆往昔的繁华盛况,情感深厚。
- 翠眉艳骨飞黄尘:形容美丽的女子,暗示往昔的美好已经消逝。
- 提携故物悲年代:携带古物,感叹历史的变迁,表现出对文化遗失的忧愁。
- 感慨新章泣鬼神:新的篇章让人感动得泪洒神灵,反映出对历史的深切感怀。
- 君不见临漳此物难复睹:再一次引导读者关注文物的珍贵与稀缺。
- 河沉岸坼求者苦:河水沉淀,岸边崩裂,体现了追寻文物的艰辛。
- 县人相传为赝古:传说中的古物被视为赝品,反映了对真品的渴望。
- 呜呼日掘西陵土:感叹人们在日常挖掘中的无奈与困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广州紫石鸲鹆眼”,形象生动,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如“叩之哀玉昔”,赋予无生命的砚台以情感。
- 对仗:全诗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反复提及古物与现代的对比,突出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古物的珍视与历史流逝的感慨,通过对古物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传达了对文化遗产的珍惜和对失去的无奈与痛惜,体现了何景明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砚:象征文化与智慧,承载着历史的痕迹。
- 古物:代表历史的遗存,体现了对过去的追忆与珍视。
- 河:象征时间的流逝,承载着历史的变迁。
- 烟雪:象征岁月的沉淀与磨砺,体现了对文化的洗礼。
- 朱红色建筑:象征繁华的过去,反映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古物的珍视?
A. 君不见邺中魏帝无宫殿
B. 提携故物悲年代
C. 河沉岸坼求者苦 -
李君在诗中代表什么?
A. 历史的守护者
B. 对古物的热爱者
C. 现代的文人 -
“泥沙洗出黄金屑”象征什么?
A. 古物的珍贵
B. 文化的沉淀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与《同李进士观铜雀砚歌》都展现了对历史与自然的感慨,但《登高》更突出个人的孤独与无奈,而《同李进士观铜雀砚歌》则聚焦于文化的传承与珍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代文化遗存的保护与珍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