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馀屐齿不妨泥,自课家丁细理畦。尚有种花移竹意,要令好鸟入春啼。
白话文翻译:
雨后,鞋底的泥巴并不妨碍我,在自家的田畦上细心耕作。心中仍有种花移竹的打算,希望能让美丽的鸟儿在春天里鸣叫。
注释:
- 屐齿:指木屐的底部,鞋底。
- 不妨:不妨碍,不成问题。
- 自课:自我管理、自己负责。
- 家丁:家中的仆人或劳动力。
- 细理:细致地整理、管理。
- 畦:指田地的划分,通常形状为长方形的耕作地。
- 尚有:仍然有。
- 种花:种植花卉。
- 移竹意:有种植竹子的意愿。
- 好鸟:指美丽的鸟类。
- 春啼:春天时鸟儿的鸣叫。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具体典故,但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好鸟入春啼”,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符合古代诗歌中春天常见的美好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生卒年不详),字子忱,号贞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受到后人的喜爱。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田园生活,体现了恬淡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田园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繁华喧嚣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田园的宁静画面。在细雨过后,诗人并不因泥泞而退缩,反而积极投入到田畦的耕作中。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诗中“细理畦”一词,显示出诗人对土地的细心与关怀,反映了对农业生活的尊重。
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尚有“种花移竹”的计划,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追求,也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希望在自己耕作的土地上能够栽种出更加美丽的事物。最后一句“要令好鸟入春啼”,则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春天的鸟鸣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雨后田园中耕作的宁静与愉悦,表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追求。这种情感在古代诗词中常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馀屐齿不妨泥:雨后,鞋底沾上泥巴,并不影响我耕作。
- 自课家丁细理畦:我自己负责家里的劳动力,细心耕作田地。
- 尚有种花移竹意:我心里还有种植花卉和竹子的打算。
- 要令好鸟入春啼:希望能吸引美丽的鸟儿在春天时鸣叫。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好鸟入春啼”比喻美好生活的向往。
- 拟人:赋予鸟类以情感,使其成为春天的象征。
- 对仗:全诗结构整齐,显示出诗人工整的写作风格。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滋润与生机。
- 屐齿:代表生活的实际,朴实无华。
- 田畦:象征着勤劳与耕作的精神。
- 花竹:代表着美好与繁荣。
- 好鸟:象征着自由、快乐与春天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屐齿”指什么? A. 鞋底
B. 田地
C. 雨水
D. 花草 -
诗人希望让什么生物在春天鸣叫? A. 昆虫
B. 鱼
C. 好鸟
D. 兽类 -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漠不关心
B. 尊重与热爱
C. 恨铁不成钢
D. 追求喧嚣
答案: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曹勋《和贺子忱五首 其一》与陶渊明《归园田居》:
- 两者均表现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但曹勋更为细腻,强调耕作的细致;而陶渊明则更强调归隐的理想,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的逃避。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