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曾奉清言吐屑霏,岩廊又复仰几微。正须国论筹前箸,毋使人间见亦稀。
白话文翻译:
我曾经听到清言,像细雨一样洒落,山岩和廊道又仰望着那微弱的光影。正需要国事的讨论来筹划未来的方向,决不要让世人见到这样的事物变得稀少。
注释:
- 清言:指的是清白之言,真诚的言辞。
- 屑霏:屑,细小的东西;霏,细雨。合起来指的是细小的雨点或言辞。
- 岩廊:指山岩和走廊,这里可能象征着自然环境中的宁静和高远。
- 前箸:指的是在前面动笔,筹划未来的事情。
- 毋使:不要让。
- 见亦稀:看到的事情变得稀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勋,宋代诗人,生平与创作活动较少有详细记载,但其诗歌往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及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国事的关注和反思,表达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清新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与关切。开头以“曾奉清言吐屑霏”引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细腻的场景,清言如同细雨般滋润着大地,似乎在暗示着理想与真理的传播。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揭示出一种对现实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望。
“正须国论筹前箸,毋使人间见亦稀”则是对国家事务的呼唤,强调在当下混乱的局势中,理性的讨论和筹划显得尤为重要。诗人在这里不仅反映了对国家未来的关心,也通过这样的表达,激励人们要积极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避免让美好的理想在现实中变得稀少。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密,意象丰富,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曾奉清言吐屑霏:曾经听到高洁的言辞,像细雨一样洒落,暗示理想和真理的传播。
- 岩廊又复仰几微:山岩和廊道仰望着微弱的光影,表现出一种对理想的渴望与追求。
- 正须国论筹前箸:正需要对国家事务进行深入讨论,暗示对社会关注的必要性。
- 毋使人间见亦稀:不要让这样的理想和讨论在世间变得稀少,表达出对理想的珍视。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清言比作细雨,形象地表现出其微妙与滋润。
- 对仗:如“岩廊”与“几微”形成了和谐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主题思想:
- 诗歌传达了对国家与社会的深切关怀,强调理性讨论的重要性,呼唤人们积极参与国事。
意象分析:
- 清言:象征真理与理想。
- 屑霏:细雨象征着温和而持久的关怀。
- 岩廊:自然的宁静与深远,象征着人们心灵的向往。
- 国论:国家事务的讨论,体现了集体智慧的必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清言”指什么?
A. 细雨
B. 真诚的言辞
C. 政治言论
D. 古诗 -
“毋使人间见亦稀”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A. 要让世人看到
B. 不要让美好变得稀少
C. 人间的事物很稀少
D. 让人间充满理想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
诗词对比:
- 曹勋的《钱大 其七》与杜甫的《春望》,两者均反映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但曹勋更多侧重于理性的讨论与思考,而杜甫则通过悲伤的情感表达对国家困境的深切感受。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大全》
- 《中国古代诗词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