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宴珊瑚月未明,满堂欢笑杂蛙声。
明朝此会知谁续,试把镫花仔细评。
白话文翻译
在一个小宴会上,珊瑚色的月亮尚未完全升起,满堂的欢声笑语夹杂着蛙鸣声。明天的聚会,不知道谁会继续,试着仔细品评这灯下的花朵。
注释
- 小宴:小规模的宴会,聚会。
- 珊瑚月:形容月光如珊瑚般柔和、清丽,暗示夜色尚浅。
- 蛙声:指青蛙的鸣叫声,通常在春夏季节常见,增添了夜晚的生动气息。
- 明朝:指第二天,未来的时间。
- 镫花:指灯下的花,可能是用灯光照耀的花朵,象征着美好和欢乐。
典故解析
- 宴会:在古代,宴会是文人雅士交流、吟唱的重要场合,常常是士人交往的社交平台。
- 蛙声:在古诗词中,蛙声常被用来描绘自然的生动与和谐,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创作风格多以清新自然、贴近生活为主,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小宴偶成》创作于一个欢聚的小宴中,诗人通过宴会的情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聚会的期待,反映了当时士人生活的闲适与乐趣。
诗歌鉴赏
《小宴偶成》通过简单的宴会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悟。诗中首先描绘了宴会的环境,月亮尚未完全升起,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温馨的氛围。满堂的欢笑和蛙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生动的画面。蛙声的加入,不仅使得场景更加活泼,也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接着,诗人引入了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对明天聚会的不确定和期待。诗的最后一句“试把镫花仔细评”则是对当下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未来聚会的展望,暗示着即使未来的人不确定,但当下的美好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简练而富有情感,既有对眼前美好生活的享受,也有对未来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宴珊瑚月未明:描述了宴会的场景,月光柔和,暗示时间尚早,营造出轻松的氛围。
- 满堂欢笑杂蛙声:描绘了宴会的热烈气氛,欢声笑语与自然的蛙鸣相交融,显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明朝此会知谁续:表达了对未来聚会的期待与不确定,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微妙。
- 试把镫花仔细评:呼唤对当下美好事物的再思考,象征着对生活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珊瑚,形象地描绘了月色的柔和。
- 对仗:如“欢笑杂蛙声”,使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将“蛙声”赋予了生命,使得自然景象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宴会的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宋代士人闲适、雅致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珊瑚月:象征着温柔美好,代表着夜晚的宁静与柔和。
- 蛙声: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代表着春天的活力与欢愉。
- 镫花:暗示着当下的美好事物,象征着对生活的细腻品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小宴偶成》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陈著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满堂欢笑杂蛙声”表现了什么样的氛围?
- A. 寂静
- B. 热烈
- C. 哀伤
-
“明朝此会知谁续”表达了对未来的什么态度?
- A. 确定
- B. 不确定
- C. 忽略
答案
- B. 陈著
- B. 热烈
- B. 不确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以月光为背景,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反映了人生的孤独感。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通过月夜描绘历史的悠远,与陈著的欢快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大量宋代诗人的作品,便于研究与比较。
- 《诗词基础知识与鉴赏》:提供诗词鉴赏的基本知识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