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示吴应奎)》

时间: 2025-01-19 15:28:47

迟饭甑炊红。

青翦蔬丛。

鸡声邻里狎田翁。

兵后故人能有几,岁晚江空。

谁信淡交中。

依旧情浓。

白头青眼转惺忪。

相见莫教轻别去,负月孤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示吴应奎)
作者: 陈著 〔宋代〕

迟饭甑炊红。青翦蔬丛。
鸡声邻里狎田翁。
兵后故人能有几,岁晚江空。
谁信淡交中。依旧情浓。
白头青眼转惺忪。
相见莫教轻别去,负月孤风。

白话文翻译:

晚饭在锅里炊着红薯,青翠的蔬菜在田间摇曳。
邻里的鸡鸣声中,田间的老翁悠然自得。
战后能见到多少老朋友,年末的江面空荡荡的。
谁能相信在这淡薄的交情中,情谊依旧如此浓厚。
白发苍苍的我,眼神却依然清亮。
再见时不要轻言别离,月明风孤伴我行。

注释:

  • 迟饭: 指晚饭。
  • : 古代炊饭的器具。
  • 炊红: 指用甑炊煮的红薯。
  • 青翦蔬丛: 青色的蔬菜在丛中摇曳。
  • : 亲近、熟悉。
  • 兵后: 战后的意思。
  • 江空: 江面空荡荡,指一年末的景象。
  • 淡交: 指交情淡薄。
  • 负月孤风: 月亮明亮,孤独的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字仲明,号梅溪,南宋诗人。其诗风清新俊逸,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作品常透出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战后,表达了对故人和过往的思念,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诗中透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情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浪淘沙(示吴应奎)》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词作,通过描绘晚饭的场景与周围悠然的生活,流露出诗人对平淡生活的热爱与对老友的怀念。诗的开头以“迟饭甑炊红”开启,展现了温馨的家庭气氛,接着以“青翦蔬丛”描绘了田野的自然景象,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乡村图画。

随着词意的发展,诗人转向思考:在经历战争之后,能与老朋友重逢的人又有多少?“岁晚江空”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人生和友谊的惋惜。在生活的浮华与变迁中,淡薄的交情反而显得愈发珍贵,表达了对友情深厚的信念。

最后,诗人用白头青眼的自我描写,展现出虽已年迈但仍保持着清晰的视野和对生活的热情。结尾的“相见莫教轻别去,负月孤风”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与不舍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迟饭甑炊红”:晚饭在锅中煮着红薯,描绘了日常的温暖景象。
  2. “青翦蔬丛”:青翠的蔬菜在田野中生长,展现出自然的生机。
  3. “鸡声邻里狎田翁”:鸡鸣声中,邻居们亲近的田间老翁,生动描绘出一种乡村的和谐氛围。
  4. “兵后故人能有几,岁晚江空”:战争后能见到的老朋友有多少,年末的江面显得空荡荡,透出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5. “谁信淡交中,依旧情浓”:谁能相信在淡薄的交情中,感情依然如此深厚。
  6. “白头青眼转惺忪”:虽然年纪已大,眼神仍然清亮,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7. “相见莫教轻别去,负月孤风”:再见时不要轻言别离,孤独的风伴随明亮的月亮,表达了不舍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白头青眼”比喻衰老与清醒并存,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 对仗: 诗中使用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词句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生活的感悟、对友情的珍视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人的深情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迟饭: 代表家庭的温暖与生活的平淡。
  • 青翦蔬丛: 象征自然的生机与和谐美好。
  • 鸡声: 传达乡村的宁静与亲切。
  • 江空: 代表人生的孤独与空虚感。
  • 白头青眼: 象征着人生的历练与清晰的生活态度。
  • 月与风: 代表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迟饭甑炊红”中的“甑”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鱼
    b) 一种炊饭的器具
    c) 一种蔬菜

  2. 诗中提到“兵后故人能有几”,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战争的赞美
    b) 对失去朋友的惋惜
    c) 对未来的期待

  3. “白头青眼转惺忪”中的“青眼”指的是什么?
    a) 年轻的眼神
    b) 清明而有神的眼神
    c) 失去光彩的眼神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表达了对人生与友情的思考。
  • 李白《月下独酌》:描绘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诗词对比:
与同样描写友谊和思念的《静夜思》相比,陈著的《浪淘沙》更侧重于描绘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出对平淡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上都表现出浓厚的思乡与怀旧情绪,但表达方式和意象的选择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