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寒秋(寓鹊桥仙)》
时间: 2025-01-06 11:28: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广寒秋(寓鹊桥仙) 张辑 〔宋代〕
杯行将半,月来犹未,潇洒水亭无暑。 清宵数客一阑秋,对冰雪荷花似语。 雄边台上,文游台上,咫尺红云容与。 天风吹送广寒秋,正画舸湖光佳处。
白话文翻译:
酒杯已过半巡,月亮还未升起,水亭中凉风习习,无一丝暑气。 深夜里,几位客人倚栏而立,感受着秋意,仿佛与冰雪般的荷花对话。 雄边台和文游台上,红云近在咫尺,缓缓移动。 天风送来了广寒宫的秋意,正是在湖光山色最美的地方。
注释:
- 杯行将半:指酒宴进行到一半。
- 月来犹未:月亮还未升起。
- 潇洒水亭无暑:水亭中凉风习习,感觉不到暑气。
- 清宵数客一阑秋:深夜里,几位客人倚栏而立,感受秋意。
- 对冰雪荷花似语:仿佛与冰雪般的荷花对话。
- 雄边台、文游台:地名,指高台。
- 咫尺红云容与:红云近在咫尺,缓缓移动。
- 天风吹送广寒秋:天风送来了广寒宫的秋意。
- 正画舸湖光佳处:正是在湖光山色最美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辑,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细腻的情感。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水亭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秋意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秋夜的酒宴上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水亭中的景色和客人的活动,表达了对秋夜美景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亭中的景色和客人的活动。诗中“潇洒水亭无暑”一句,既表达了秋夜的凉爽,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对冰雪荷花似语”则通过拟人手法,赋予荷花以生命,增强了诗的意境。最后两句“天风吹送广寒秋,正画舸湖光佳处”,将秋夜的美景与广寒宫的传说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杯行将半,月来犹未:酒宴进行到一半,月亮还未升起,营造出一种宁静的夜晚氛围。
- 潇洒水亭无暑:水亭中凉风习习,感觉不到暑气,表达了秋夜的凉爽。
- 清宵数客一阑秋:深夜里,几位客人倚栏而立,感受秋意,描绘了客人的活动。
- 对冰雪荷花似语:仿佛与冰雪般的荷花对话,通过拟人手法增强了诗的意境。
- 雄边台上,文游台上,咫尺红云容与:红云近在咫尺,缓缓移动,描绘了高台上的景色。
- 天风吹送广寒秋,正画舸湖光佳处:天风送来了广寒宫的秋意,正是在湖光山色最美的地方,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对冰雪荷花似语”,赋予荷花以生命,增强了诗的意境。
- 比喻:如“咫尺红云容与”,将红云比作近在咫尺的景象,形象生动。
- 对仗:如“雄边台上,文游台上”,通过地名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水亭景色和客人的活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秋意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超脱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秋夜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亭:凉爽、宁静的场所。
- 月:未升起的月亮,营造出宁静的夜晚氛围。
- 荷花:冰雪般的荷花,通过拟人手法增强了诗的意境。
- 红云:近在咫尺的红云,形象生动。
- 广寒秋:广寒宫的秋意,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潇洒水亭无暑”一句表达了什么? A. 水亭中凉风习习,感觉不到暑气。 B. 水亭中非常炎热。 C. 水亭中有很多客人。 D. 水亭中有很多酒杯。
-
“对冰雪荷花似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
诗中提到的“雄边台”和“文游台”是什么? A. 地名 B. 人名 C. 植物名 D. 动物名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描绘赤壁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历史的感慨。
- 杜甫《秋兴八首》: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辑《广寒秋》与苏轼《赤壁赋》:两者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美景的欣赏和对历史的感慨。
- 张辑《广寒秋》与杜甫《秋兴八首》:两者都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辑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诗的详细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