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时间: 2024-09-19 20:45: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
问春风来处,可经过,几重山。
惯偷揭珠帘,轻将离绪,逗入眉弯。
机中制成锦字,更无人重到玉门关。
架上鹦哥自语,梁间燕子知还。
经年。渐减芳颜。愁不断,泪空潸。
想东君恩重,料非薄倖,只是缘悭。
妆台懒匀膏泽,盼书来重整旧云鬟。
难得知心小婢,背人私祝刀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的开头在询问春风的来处,它是否经过了多少重山。习惯性地偷偷掀起珠帘,轻轻地将离别之情逗弄得眉头微弯。心中编织成锦字,却再没有人重过玉门关。架上的鹦鹉自言自语,梁上的燕子也知道何时归来。
经过多年,芳华渐减,愁苦无法断绝,泪水无端流下。想起东风的恩情,想必并非薄情,只是缘分未能相逢。妆台上懒得再涂抹脂粉,盼望书信能来重整旧日的云鬟。难得有一个知心的小婢女,背后私自为我祝愿那刀环。
注释:
- 东君:指春天的神灵,象征春风。
- 玉门关:古代著名的关口,象征着离别和旅途。
- 妆台:女子梳妆的台子,象征着美丽和青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时雨,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婉约派的风格见长,其作品多描绘女性心情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清代,社会环境比较动荡,诗人通过描写春风和离别之情,表达个人的愁苦与思念。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是一首充满感伤的词作,通过对春风、离别、芳华、妆台等意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怀念。开篇以“问春风来处”引入,既是一种对春天的期待,也暗含对过往的追忆。春风象征着生命和希望,但同时也带来离别的伤感,体现了人生的无常。
词中多次提及的“愁不断,泪空潸”,直指词人内心的痛楚与无法释怀的情感。虽有东君的恩泽,却因缘分未能相逢而感到失落。这种情感的纠结,既是个人情感的表现,也是对社会环境的反思,显示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词在语言上流畅自然,通过对比与意象衬托,将词人的愁苦情怀生动地展现出来,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问春风来处,可经过,几重山。
通过询问春风的来历,暗示对春天的期待与思念。 -
惯偷揭珠帘,轻将离绪,逗入眉弯。
描述离别时的心情,轻柔而又略带倔强。 -
机中制成锦字,更无人重到玉门关。
表示编织的美好愿望无人倾听,暗含孤独感。 -
架上鹦哥自语,梁间燕子知还。
通过鹦鹉与燕子的对话,反映出对归来的期待与思念。 -
经年。渐减芳颜。愁不断,泪空潸。
时光流逝,青春渐逝,愁苦难以排解。 -
想东君恩重,料非薄倖,只是缘悭。
对春天的恩宠表示感激,但因缘分未能相逢而感到遗憾。 -
妆台懒匀膏泽,盼书来重整旧云鬟。
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渴望,期待书信能带来重新的希望。 -
难得知心小婢,背人私祝刀环。
结尾处提到的小婢女,展现了温情与对知心人的依赖。
修辞手法:
- 比喻:春风、离绪等意象含义丰富,象征着希望与失落。
- 拟人:鹦哥与燕子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词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希望与生命,亦是离别的前奏。
- 玉门关:象征离别与旅途,承载着思乡情绪。
- 妆台:象征女子的青春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木兰花慢》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薛时雨
C. 苏轼
D. 杜甫 -
“东君”在诗中指代什么?
A. 春天的神灵
B. 月亮
C. 太阳
D. 风 -
“泪空潸”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失落与悲伤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薛时雨的《木兰花慢》在情感表达上更为细腻,前者更侧重于对往事的怀念,而后者则是对离别的深切感慨。两者都表现出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但在风格与意象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精华选读》
- 《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