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么令 咏春雪继草窗韵》
时间: 2025-01-19 21:47: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六么令 咏春雪继草窗韵
作者: 邵祖平
彤云四羃,寒色孕春悄。缤纷璀璨六出,艳姿檐牙报。
烛影摇红未了。千里冰壶,洞澈明里表。
衔枚奇阵,李愬方行蔡州道。偃压松林苇沼。
不碍痴肥到。休倚点额穿帘,怕玉颜今老。
竹径闲门倦扫,瘦马迷青草。
楼台高皎。花泥融湿,燕子归程动蓬岛。
白话文翻译:
在红色的云彩之下,寒冷的气息悄然孕育着春天。纷纷扬扬的雪花像璀璨的宝石,艳丽地在屋檐上报到。
烛光摇曳,红色的影子仿佛还未散去。千里冰封,透彻的水面在明亮的光芒下显现。
奇特的阵列如同衔着木牌的李愬,正沿着蔡州的道路前行。松林和芦苇荡的景致被压低。
这并不妨碍丰腴的春天到来。不要倚靠窗帘,怕是玉颜在时光中渐渐老去。
竹林小径的闲门不再扫荡,瘦弱的马儿迷失在青草中。
高楼台阁在明亮的月光下显得皎洁。花泥融湿,燕子归来时的旅程在蓬莱岛上变得生动。
注释:
- 彤云:红色的云彩。
- 四羃:四周环绕的奇异景象。
- 缤纷璀璨六出:形容雪花如六瓣花般纷纷扬扬、闪耀动人。
- 李愬:历史人物,唐代著名的将领。
- 蔡州道:历史上著名的行旅路线。
- 倚点额穿帘:倚靠窗帘,担心容颜在时光中老去。
- 楼台高皎:高楼台阁在明亮的月光下显得洁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邵祖平,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见称,常以自然景物为主题,融入个人情思。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雪时节,诗人观察到春天与冬天交替的美丽瞬间,借助雪花的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青春易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六么令 咏春雪继草窗韵》通过描绘春雪的景象,展示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开篇以“彤云四羃”引入,设置了一个寒冷而春意渐显的背景,表现了春天的悄然到来。接着,通过“缤纷璀璨六出”的描写,诗人给读者展现了雪花如花瓣般的美丽,生动而细腻。
在表现春雪的过程中,诗人不仅捕捉到了自然的美,更通过“不要倚靠窗帘,怕是玉颜在时光中渐渐老去”的感慨,融入了对青春流逝的思考。诗中“竹径闲门倦扫,瘦马迷青草”,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暗示着即使时光荏苒,生命仍旧在继续,值得珍惜。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交织,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了邵祖平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彤云四羃,寒色孕春悄:四周的红云与寒冷气息交织,春天悄然来临。
- 缤纷璀璨六出,艳姿檐牙报:雪花如花瓣般纷飞,在屋檐上闪耀。
- 烛影摇红未了:烛光摇曳,红色的影子还未散去。
- 千里冰壶,洞澈明里表:千里冰封的景象,明亮的水面透彻可见。
- 衔枚奇阵,李愬方行蔡州道:奇特的队列如李愬,行走在著名的蔡州道上。
- 偃压松林苇沼:场景被松林和芦苇荡所覆盖。
- 不碍痴肥到:春天的丰腴并未被阻碍。
- 休倚点额穿帘,怕玉颜今老:担心青春易逝,不要倚靠窗帘。
- 竹径闲门倦扫,瘦马迷青草:竹林小径的门不再打理,瘦马在青草中迷失。
- 楼台高皎:高楼在明亮的月光下显得洁白。
- 花泥融湿,燕子归程动蓬岛:花泥湿润,燕子归来的情景生动。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花比作“六瓣花”,形象生动。
- 拟人:烛影摇曳,赋予影子生命。
- 对仗:如“竹径闲门倦扫,瘦马迷青草”,对仗工整。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春天与青春的赞美,同时也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之情的交织。
意象分析:
- 彤云:象征春天的到来,带有温暖的感觉。
- 雪花:象征青春的美好与短暂。
- 竹径:代表宁静和自然的生活方式。
- 燕子: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缤纷璀璨六出”描绘了什么景象?
- A. 春花盛开
- B. 雪花纷飞
- C. 秋叶飘落
-
“不要倚靠窗帘,怕是玉颜在时光中渐渐老去”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 A. 自然的变化
- B. 青春易逝
- C. 生活的烦恼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邵祖平的春雪意象与杜甫的《春望》中对春天的描绘,均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出古今诗人在春天主题上的共鸣。
参考资料:
- 《现代诗歌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