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岁暮仍为客,书客默自嗟。
雁声催念友,鱼脍起思家。
廊静风鸣叶,窗虚雪入花。
醉乡聊避世,天外自寒鸦。
白话文翻译:
在岁末冬季,我依然是一个客人,独坐书房默默叹息。
大雁的叫声催促我思念朋友,鱼脍的香味唤起我对家的思念。
走廊寂静,风吹动着树叶,窗外的雪悄然落入花间。
在醉乡中暂时避世,远处天外传来寒鸦的叫声。
注释:
- 岁暮:指年末、冬季的时节。
- 书客:指读书人或文人。
- 默自嗟:默默地叹息,表达内心的忧伤。
- 鱼脍:鱼的生肉切片,常用作美食,代表家乡的味道。
- 廊静:走廊安静。
- 鸣叶: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
- 窗虚:窗户开着,虚指空。
- 醉乡:陶醉的地方,隐喻轻松自在的状态。
- 寒鸦:冬天的乌鸦,象征寒冷和孤独。
典故解析:
“雁声催念友”中的雁,代表了远行的朋友,古人常以雁传情,借雁声寄托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勉,宋代诗人,出生于文人世家,擅长律诗和古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其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岁末,正是冬寒之际,诗人身处他乡,思乡之情愈发强烈,结合当时社会对人的归属感缺失的普遍状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诗歌鉴赏:
《岁暮》一诗以“岁暮”为引子,开篇便直接抒发了身处客地的孤独感。诗人以“书客”自称,体现了他作为文人特有的孤寂与内心的挣扎。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随着雁声的响起,诗人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相互联系。
接下来的“鱼脍起思家”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思乡之情,鱼脍不仅是食物的象征,更是故乡温暖的味道,唤起了诗人对家的深切思念。此时,诗人通过描绘外部环境的变化,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动。廊静风鸣叶和窗虚雪入花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使得诗人对世界的感知更加细腻和深刻。
最后,诗人以“醉乡聊避世”结束,表明了他在孤独与思念之中,试图寻求一丝寄托和安慰。诗的结尾“天外自寒鸦”又一次拉回到现实的孤独中,寒鸦的叫声如同一声叹息,令人心生共鸣,暗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以淡淡的忧伤为基调,展现了诗人在岁末时对友人、家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深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岁暮仍为客:在年末我依旧是个外乡人。
- 书客默自嗟:身为书生,默默感到惆怅。
- 雁声催念友:听到雁叫,不禁想念远方的朋友。
- 鱼脍起思家:鱼脍的香味让我更加思念家乡。
- 廊静风鸣叶:走廊寂静,风中树叶轻声作响。
- 窗虚雪入花:窗户敞开,雪花轻盈落入花丛。
- 醉乡聊避世:在醉乡中暂时逃避现实。
- 天外自寒鸦:天边传来寒鸦的叫声,令人感到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醉乡”比作一种逃避现实的状态,表现出对世事的淡漠。
- 拟人:风鸣叶,赋予自然以生命,使情景更为生动。
- 对仗:如“廊静风鸣叶,窗虚雪入花”,增强了诗的音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岁末时节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深刻的情感联系,体现出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雁声:象征思念与友情。
- 鱼脍:代表故乡的温暖与美好回忆。
- 寒鸦:象征孤独与现实的冷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身处何地? A. 家乡
B. 他乡
C. 山中
D. 城市 -
诗中提到的“鱼脍”代表什么? A. 鱼的生肉
B. 朋友
C. 故乡的味道
D. 餐馆 -
“天外自寒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希望
D. 忧愁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姚勉的《岁暮》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思乡、思友的情感,但姚勉的诗更加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感知,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兄弟的思念与深情,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和表现手法。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观止》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