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别巫峡,赠南卿兄瀼西果园四十亩》
时间: 2025-01-04 06:24: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瀼西果园四十亩
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远游长儿子,几地别林庐。
杂蕊红相对,他时锦不如。
具舟将出峡,巡圃念携锄。
正月喧莺末,兹辰放鹢初。
雪篱梅可折,风榭柳微舒。
托赠卿家有,因歌野兴疏。
残生逗江汉,何处狎樵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及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提到自己喜欢苔竹,像浮萍一样无处安身,远行的儿子(或指自己)与大自然之间的别离感叹。与杂色花朵相映衬的景象,更让人觉得即使锦绣的景致都不及此刻的美好。准备出峡时,心中念想着果园,想着要带着锄头去劳作。正月时节,黄莺啼鸣,今天刚放飞了鹢(小鸟),雪中的梅花能够折下,风中的柳树轻轻舒展。托付给卿家(友人)的事,随即吟唱起这首诗,表达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思考。残生在江汉之间游荡,何处能与樵夫和渔夫相聚呢?
注释
- 苔竹:苔藓和竹子,象征一种清幽的自然环境。
- 萍蓬:浮萍,形容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 杂蕊:各种花朵,形容春天的美丽景象。
- 巡圃:巡视果园,指对果园的关注与热爱。
- 正月:农历正月,春天的开始。
- 喧莺末:指黄莺啼鸣的季节即将结束。
- 托赠卿家:将诗歌寄托于友人的家中,表示情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其作品多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反映了社会的苦难与民众的疾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杜甫生活困苦的时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巫峡、果园等意象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友人和自然的深情厚谊。开篇以“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引出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与对自由漂泊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随着诗的推进,诗人用“杂蕊红相对,他时锦不如”的对比,强调了此刻自然美景的独特与珍贵,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具舟将出峡,巡圃念携锄”则表现了诗人即将出发的情景,同时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果园的关心。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牵挂在整首诗中交织,使得情感更为深厚。
诗的最后几句“残生逗江汉,何处狎樵渔”则是对未来生活的无奈与思考,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杜甫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及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与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 远游长儿子,几地别林庐:感叹远行的艰辛与与自然的分离。
- 杂蕊红相对,他时锦不如:春花烂漫的景象,强调此时的美丽无与伦比。
- 具舟将出峡,巡圃念携锄:准备出发,心中惦记着果园的劳作。
- 正月喧莺末,兹辰放鹢初:描绘正月时节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 雪篱梅可折,风榭柳微舒:描绘梅花与柳树的生动景象,暗示春天的气息。
- 托赠卿家有,因歌野兴疏:将情感寄托于友人,通过歌唱抒发感情。
- 残生逗江汉,何处狎樵渔:对未来生活的思考与无奈,表现出诗人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萍蓬无定居”,用浮萍比喻漂泊的生活。
- 对仗:如“雪篱梅可折,风榭柳微舒”,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体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杜甫作为一位深具人文关怀的诗人形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苔竹:象征清幽的自然环境。
- 萍蓬:象征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 杂蕊:象征春天的繁荣与美丽。
- 梅花与柳树: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苔竹”象征什么?
- A. 清幽的环境
- B. 漂泊的生活
- C. 友谊
- D. 春天的花
-
杜甫在诗中表达了对哪个季节的热爱?
- A. 夏天
- B. 冬天
- C. 春天
- D. 秋天
-
“杂蕊红相对,他时锦不如”中的“锦”指的是什么?
- A. 织物
- B. 美丽的景象
- C. 红花
- D. 友谊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望》与《将别巫峡》:两首诗均反映了杜甫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但《春望》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而《将别巫峡》则是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的文学评论与分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