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村 其一》
时间: 2025-01-01 12:48: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归乡的场景。西边的天空中云彩壮丽,阳光照耀着平坦的土地。柴门前鸟雀在喧闹,归来的旅人千里迢迢而至。妻子和孩子们奇怪我为何还在这里,惊讶之余擦干了眼泪。乱世中遭受飘荡,能够生还真是偶然的幸运。邻居们在墙头聚集,感叹声中充满了唏嘘。夜幕降临,灯下我们相对而坐,如同在梦中一般。
注释:
字词注释:
- 峥嵘:形容山势高耸,形容壮丽的景象。
- 赤云:红色的云彩,形容日落时分的景象。
- 日脚:太阳的光辉,指阳光。
- 柴门:用柴木做的门,乡村的门。
- 妻孥:妻子和孩子。
- 怪:惊讶,奇怪。
- 拭泪:擦干眼泪。
- 飘荡:流离失所,生活不安定。
- 歔欷:叹息,表示对过往的感慨。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表现了因战乱而家庭离散、归乡后的感慨,与唐代诗人杜甫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许多人因战乱而流离失所,诗中所表述的情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共同心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陵叟,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涵盖政治、社会、人生等多个方面,尤其以关注百姓疾苦和社会动荡而闻名。
创作背景: 《羌村》系列诗作创作于安史之乱期间,杜甫经历了国家动荡和个人困境,诗中反映了他对家国的忧虑和对生活的思考。此时的杜甫早已从长安迁至四川,目睹了战乱带来的悲惨与无奈,心中充满了对家庭和未来的思索。
诗歌鉴赏:
《羌村 其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归乡的感慨和对家庭团聚的珍视。开头的“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象引入,极具画面感,既表现了自然的美丽,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波动。接下来的描写逐渐转向个人经历,柴门前的鸟雀喧闹,象征着生活的气息和归属感,寓意着归来的旅人带来了久违的温暖。
诗人用“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表达了家庭团聚的复杂情感,既有惊讶,也有感动,流露出对家庭的深切关怀。这里的情感转折,恰恰体现了战乱给家庭带来的不安与困扰,突显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接下来的“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更是揭示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反思,强调了生存的艰难和命运的无常。同时,邻人们在墙头的感叹和夜晚烛光下的相对,更是将全诗推向情感的高峰,仿佛在梦中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令人动容。
整首诗不仅仅是一种归乡的喜悦,更是对人生无常、家庭团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杜甫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峥嵘赤云西:描绘了壮观的西方天空,暗示了归来的壮丽景象。
- 日脚下平地:阳光照耀下的平坦土地,营造出温暖的乡村气息。
- 柴门鸟雀噪:柴门旁鸟雀喧闹,象征着生机与归属。
- 归客千里至:归乡的旅人经过千里之路,突出归来的艰辛。
- 妻孥怪我在:家庭成员对归来的惊讶,表现出复杂的情感。
- 惊定还拭泪:惊讶的情绪逐渐平息,擦干泪水,传达出感动。
- 世乱遭飘荡:反映战乱带来的动荡与不安,生存的艰辛。
- 生还偶然遂:生还的机会是偶然,强调命运的不确定。
- 邻人满墙头:邻居们聚集在墙头,表达共同的感慨。
- 感叹亦歔欷:邻人的叹息,体现了对生活的共鸣。
- 夜阑更秉烛:夜晚点蜡烛,象征着温暖与团聚。
- 相对如梦寐:面对面的景象如同梦境般美好,传达出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夜阑更秉烛”,把夜晚的静谧比作一个温暖的场景。
- 拟人:如“鸟雀噪”,赋予鸟雀以情感,使场景生动。
- 对仗:全诗用词精炼,前后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归乡和家庭团聚的珍视,反映了诗人在动荡的社会中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与思考,传达出对家庭、人生和命运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赤云:象征着壮丽的自然景象,暗示着希望和归属。
- 柴门:乡村生活的象征,带给人温暖和亲切感。
- 鸟雀: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家庭的温馨。
- 烛光:象征着温暖和团聚,暗示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日脚下平地”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高山
B. 平坦的土地
C. 河流 -
“妻孥怪我在”中“怪”的意思是? A. 责怪
B. 奇怪
C. 惊讶 -
本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家庭团聚的珍视
C. 对战争的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战乱中的感慨。
- 白居易《琵琶行》:描绘动荡中的人性与情感。
诗词对比:
- 杜甫与李白的诗风对比:杜甫关注社会现实与百姓疾苦,而李白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与理想。杜甫的《羌村》与李白的《将进酒》在主题和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深沉而蕴含悲怆,后者则豪放而洒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