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松柏萧森溪水南,
道人只作两团庵。
市区收罢豚鱼税,
来与弥陀共一龛。
白话文翻译:
松柏在溪水南岸郁郁葱葱,
道人只是在这里住了两个小庵堂。
城市中收完了豚鱼的税,
我来与弥陀共用一个佛龛。
注释:
字词注释:
- 萧森:指松柏树木生长茂盛,形容环境幽静。
- 道人:道士,修行的人。
- 庵:小寺庙或道观。
- 豚鱼税:指市场上对豚鱼的税收,暗指繁忙的市井生活。
- 弥陀:佛教的阿弥陀佛,象征西方极乐世界。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修道生活的向往,体现了道教与佛教思想的交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散文都极具影响力,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婉约之美。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可能是对当时社会繁忙与物欲横流的反思。诗中描绘的景象与道教的清净无为相呼应,表达了他对安宁、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苏轼的这首绝句,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松柏的苍翠和溪水的流淌,营造了一种幽静的自然氛围。开篇的“松柏萧森”便让人感受到一种深邃和静谧,似乎把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接着,诗人提到道人和小庵,暗示了修行与世俗生活的对比,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第三句提到“市区收罢豚鱼税”,反映了市井的繁忙与世俗的纷扰。诗人在这里显然是对生活的反思,似乎在表达对商业化、物质化生活的不满。而最后一句“来与弥陀共一龛”,则是对佛教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希望与佛共同生活的愿望,体现了他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整首诗以自然描写开头,以人文情怀收尾,表现了诗人内心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喧嚣的逃避,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松柏萧森溪水南:描绘了溪水南边松柏的茂密,营造出一个静谧的自然环境。
- 道人只作两团庵:提到道士在此处隐居,表明修行者的生活状态,暗示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
- 市区收罢豚鱼税:市区的繁忙与生活的琐碎,显示出诗人与世俗生活的疏离感。
- 来与弥陀共一龛: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向往,希望与佛共同生活,体现了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的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松柏萧森”比喻安静、清幽的环境。
- 象征:弥陀象征着超脱世俗的理想生活。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繁忙世俗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希望逃离纷扰,寻求内心安宁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柏:象征长青、不屈。
- 溪水:流动的生命象征,寓意生命的无常与流逝。
- 道人:代表修行与超脱世俗。
- 弥陀:象征精神寄托与理想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该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苏轼
D. 王维 -
诗中提到的“弥陀”指的是哪个宗教的佛? A. 道教
B. 佛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
诗中的“市区收罢豚鱼税”主要反映了什么? A. 生活的清贫
B. 对商业的热爱
C. 对世俗繁忙的反思
D. 对自然的向往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苏轼的《绝句三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环境,但苏轼更侧重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而王维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两者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精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