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潜令刁同年野翁亭》
时间: 2025-01-19 19:00: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于潜令刁同年野翁亭》
山翁不出山,溪翁长在溪。
前二令作二翁亭。
不如野翁来往溪山间,
上友麋鹿下凫鹥。
问翁何所乐,三年不去烦推挤。
翁言此间亦有乐,
非丝非竹非蛾眉。
山人醉后铁冠落,
溪女笑时银栉低。
我来观政问风谣,
皆云吠犬足生氂。
但恐此翁一旦舍此去,
长使山人索寞溪女啼。
天目山唐道士常冠铁冠,
于潜妇女皆插大银栉,
长尺许,谓之蓬沓。
白话文翻译:
山里的老翁不愿出山,溪边的老翁总是在溪边。
前两个老翁的亭子已经建好了。
不如那野外的老翁在溪山之间来往,
上面有麋鹿,下面有水鸟。
我问老翁你乐于何事,三年来从未离开烦扰的生活。
老翁说这里也有乐趣,
不是丝竹乐器,也不是美丽的女子。
山人醉酒后铁冠就掉了,
溪女笑的时候,银梳子低垂。
我来这里询问政事和风谣,
大家都说狗叫声中有牛羊的足迹。
但我担心这位老翁一旦离开这里,
会让山人感到孤独,溪女也会为此哭泣。
天目山的道士总是戴着铁冠,
于潜的妇女都插着长长的银梳,
长约尺许,叫做蓬沓。
注释:
- 翁:老年男子。
- 溪:小河流,指溪水。
- 麋鹿:一种鹿,形态优雅。
- 蛾眉:比喻美丽的女子。
- 银栉:用银制成的梳子。
- 天目山:位于浙江省,因山中有天目湖而得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情感丰富,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的晚年,在生活中经历了多次政治风波后,他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通过描写山翁和溪翁的闲适生活,表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于潜令刁同年野翁亭》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情的诗作。诗中以山翁和溪翁为主线,展现了二者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烦扰的超脱。诗的开头通过对山翁和溪翁的描写,传达了他们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山翁的隐居和溪翁的恬淡形成鲜明对比。
接着,诗人提到的“野翁”,则是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象征,表达出一种对自然和野趣的热爱。诗中提到的麋鹿和水鸟,增添了生动的自然气息,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生态景象。对话中,老翁所说“非丝非竹非蛾眉”,则是对物质享受的拒绝,体现了他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接下来的描写生动有趣,山人醉后铁冠掉落,溪女笑时银梳低垂,展现了人性中最自然、最真实的一面。最后,诗人担忧老翁的离去会影响这一切的和谐,反映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景象中,融入了人文关怀,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翁不出山,溪翁长在溪: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山翁与溪翁,两者在自然中各自安静生活。
- 不如野翁来往溪山间: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野翁在山水之间徜徉。
- 问翁何所乐,三年不去烦推挤:诗人向老翁询问快乐的源泉,暗指世俗的烦恼。
- 翁言此间亦有乐,非丝非竹非蛾眉:老翁的回答表明他在自然中找到了快乐,不依赖于物质享受。
- 我来观政问风谣:诗人前来观察政事,询问民间传闻,反映出他对时事的关心。
- 但恐此翁一旦舍此去:诗人担忧老翁的离去会打破这一平静的生活。
修辞手法:
- 对比:山翁与溪翁的生活状态形成鲜明对比,彰显生活的多样性。
- 比喻:用“非丝非竹”形象地表达老翁对物质的超脱。
- 拟人:溪女的笑声与老翁的快乐互为呼应,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山翁和溪翁的描写,探讨了隐居与自由的生活选择,表达了对世俗烦恼的超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
- 山翁:代表隐逸者,追求自然和宁静的生活。
- 溪翁:象征居于溪边的恬淡生活。
- 麋鹿与水鸟:自然界的生灵,象征自由与和谐。
- 银栉:象征女性的温柔与美丽。
文化内涵:
- 隐逸文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人与自然关系:强调人应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精神的满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于潜令刁同年野翁亭》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苏轼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山翁”代表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 A. 追求功名利禄
- B. 隐居自然,追求宁静
- C. 过着奢华的生活
-
“非丝非竹非蛾眉”中提到的“丝”和“竹”象征什么?
- A. 物质享受
- B. 自然生活
- C. 美丽的女子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轼《于潜令刁同年野翁亭》与王维《鹿柴》:两者都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苏轼更强调隐逸的乐趣,而王维则注重静谧的自然景观。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