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云绿处。又见归鸿去。侧帽风前花满路。冶叶倡条情绪。红楼桂酒新开。曾携翠袖同来。醉弄影娥池水,短箫吹落残梅。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云彩在绿意盎然的地方,归来的大雁又飞走了。我的帽子侧着,迎着春风,花朵满是道路。柔嫩的叶子和摇曳的柳条,勾起了我的情绪。红楼里新开了桂花酒,我曾与你携手共来。醉意中嬉戏着影子在月下的池水,短笛声中吹落了残余的梅花。
注释:
字词注释:
- 春云:春天的云,象征着温暖和生机。
- 归鸿:归来的大雁,象征着离别和重逢。
- 侧帽:帽子斜戴,表现出一种轻松的状态。
- 冶叶倡条:冶叶指的是新生的绿叶,倡条指的是摇曳的柳条,表现春意盎然。
- 红楼:指的是酒楼或美人居所,象征欢愉的场所。
- 桂酒:桂花酒,代表美好的情感和欢聚。
- 翠袖:指女子的衣袖,象征着柔美和情感的寄托。
- 影娥池水:影子和月光映在池水上,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氛围。
- 短箫:短笛,象征音乐的优美和清新。
典故解析:
- “归鸿”常用于表达离别与团聚的情感,古诗中常常用鸟类的归去来寄托思乡之情。
- “桂酒”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于宴饮欢聚,象征着美好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几道(约989年-1055年),字叔原,号自愚,北宋著名词人,擅长小令,风格优雅清新。他的词作常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而闻名。
创作背景: 《清平乐》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对旧友的怀念。
诗歌鉴赏:
《清平乐》是一首典型的晏几道式的词作,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诗中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过去的回忆。开篇“春云绿处”便渲染出一幅春光明媚的画面,给人以温暖的感觉。接着,归鸿的飞去,不禁让人联想到离别之情,增加了词作的情感深度。接下来的描写则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侧帽风前花满路”展现了轻松自在的心境,同时也隐喻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红楼桂酒新开”则转向了宴饮欢聚的场景,诗人通过对桂酒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欢愉的氛围,而“曾携翠袖同来”则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这份情感在醉意中得以升华。最后几句“醉弄影娥池水,短箫吹落残梅”则将整个场景推向高潮,画面中池水的倒影和悠扬的音乐交织在一起,令人陶醉不已。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富有情感的词句,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活的愉悦,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云绿处:春天的云彩在绿色的地方,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 又见归鸿去:看到归来的大雁又飞走了,暗示着离别与思念。
- 侧帽风前花满路:在春风中斜戴着帽子,路上花开遍地,表现了轻松的心情与春天的繁华。
- 冶叶倡条情绪:新叶和柳条勾起了内心的情感,描绘了春天的气息。
- 红楼桂酒新开:酒楼里新开了桂花酒,象征着欢聚的气氛。
- 曾携翠袖同来:曾经携手共来,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
- 醉弄影娥池水:在月下池水中嬉戏,影子和水面相映,营造出浪漫氛围。
- 短箫吹落残梅:短笛声中吹落了残梅,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景象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形象生动。
- 拟人:通过“醉弄影”赋予无生命的影子以情感。
- 对仗:词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围绕着春天的美丽与生活的愉悦,同时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真挚而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云: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归鸿:代表离别与重聚的情感。
- 桂酒:象征欢聚与情谊。
- 短箫:传递音乐的清新与优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归鸿”象征什么? A. 离别与重聚
B. 喜悦与快乐
C. 冬天的寒冷 -
词中的“醉弄影娥池水”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夕阳西下
B. 月光下的池水
C. 烈日炎炎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晏几道与李清照的词风相似,均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李清照的《如梦令》中也有对春天的赞美与对往事的追忆,可以作对比分析。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晏几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