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双莲)》

时间: 2025-01-01 11:47:38

二乔姊妹新妆了。

照水盈盈笑。

多情相约五湖游。

似向群花丛里、骋风流。

丁香枝上千千结。

怨惹相思切。

争如特地嫁薰风。

吐尽芳心点点、绛唇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美人(双莲)
二乔姊妹新妆了。
照水盈盈笑。
多情相约五湖游。
似向群花丛里骋风流。
丁香枝上千千结。
怨惹相思切。
争如特地嫁薰风。
吐尽芳心点点绛唇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二乔姐妹刚刚打扮好,轻盈的身影在水面上微笑。她们情意缠绵,约定一起游历五湖,仿佛在花丛中恣意展现风流倜傥。丁香的枝头结满了无数的花蕾,令人感到相思之苦。相比之下,何必特意嫁给春风呢?她们的芳心在此时尽情地吐露,点点绛唇映衬着她们的美丽。

注释:

  • 二乔:指历史上著名的美女“王异”和“甄氏”,常用以比喻美丽的女子。
  • 盈盈:形容水波荡漾,轻柔动人。
  • 五湖:指代广阔的水域,象征自由和畅游。
  • 丁香:一种花,象征着美丽和相思。
  • 薰风:温暖的春风,常用以寓意情感的寄托。

典故解析:

  • 二乔:她们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是历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美人,因而常被后人传颂。
  • 丁香:在古典诗词中常用作相思的象征,表达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长卿,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一个春日的午后,诗人感受到周围的春色和美好的情感,激发了他对美女和爱情的赞美。诗中蕴含了对青春和爱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虞美人(双莲)》以其优美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而令人动容。诗中通过描绘二乔姐妹的妆扮与游湖,展现了青春的活力和爱情的甜美。开头的“二乔姊妹新妆了”,不仅勾勒出女子的美丽形象,还隐含了一种春日的生机。接下来的“照水盈盈笑”,生动地描绘了她们在水中的倒影,仿佛在与自然对话,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多情相约五湖游”,这句诗通过约定游历五湖,传达了姐妹间深厚的情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似向群花丛里骋风流”更是将她们的美丽与自然中的花朵相提并论,突出了她们的风华绝代。

在后半部分,诗人转向了对相思的描写,“丁香枝上千千结”使人联想到无尽的思念,仿佛每一朵丁香都是思念的结晶。最后两句“争如特地嫁薰风”,表达了对春风的渴望与美好情感的寄托,以“点点绛唇红”结束,呼应了开头的美丽形象,形成了完美的圆回。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二乔姊妹新妆了”:二乔姐妹打扮一新,暗示青春活力。
    • “照水盈盈笑”:水中的倒影与她们的笑容交相辉映。
    • “多情相约五湖游”:她们约定一起畅游,展现姐妹情深。
    • “似向群花丛里骋风流”:与自然中的花朵相媲美,突显其风流倜傥。
    • “丁香枝上千千结”:象征相思的花蕾,表达思念之苦。
    • “怨惹相思切”:抒发因思念而生的情感苦恼。
    • “争如特地嫁薰风”:对春风的期待,寄托美好情感。
    • “吐尽芳心点点绛唇红”:表达心意,生动形象,呼应主题。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姐妹比作群花,突显其美丽。
    • 拟人:赋予春风情感,增强诗歌的感情色彩。
    • 对仗:如“盈盈笑”和“嫣然红”,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青春、爱情和美丽的自然景象展开,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

意象分析:

  • 二乔:美丽与青春的象征。
  • 五湖:自由与畅游的象征。
  • 丁香:相思与情感的寄托。
  • 薰风:象征爱情的温暖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二乔姊妹的美丽形象在诗中是通过哪种方式描绘的?

    • A. 通过她们的笑声
    • B. 通过她们的倒影
    • C. 通过她们的衣服
    • D. 通过她们的舞姿
  2. 诗中“丁香枝上千千结”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相思
    • C. 愤怒
    • D. 失落
  3. 诗的主题主要集中在什么方面?

    • A. 对历史的回忆
    • B. 对爱情和青春的赞美
    • C. 对自然的描写
    • D. 对人生的思考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贺铸的《天净沙·秋思》

诗词对比: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珍惜。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青春和爱情的热爱,但赵长卿的作品更倾向于展现自然之美与情感的交融,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反映个人的内心感受。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