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令》

时间: 2025-01-07 23:01:45

晓莺娓娓流妆阁。

日上烛吹红绣幕。

束将方带玉芙蕖,裹就半韝银芍药。

寻花露冷胭脂薄。

花底暗翻钗子落。

谁开鸳锦抱轻云,误使丁娘枕前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令
作者: 毛奇龄 〔清代〕

晓莺娓娓流妆阁。
日上烛吹红绣幕。
束将方带玉芙蕖,
裹就半韝银芍药。
寻花露冷胭脂薄。
花底暗翻钗子落。
谁开鸳锦抱轻云,
误使丁娘枕前索。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黄莺在妆阁中欢快地鸣唱,
阳光照耀,烛火轻轻吹动着红色的绣幕。
我用玉兰花束起飘带,
将银色的芍药裹在一起。
寻找花瓣上冷冷的露水,
在花下暗暗翻动着掉落的发钗。
谁在轻云中展开鸳鸯锦,
误使丁娘在枕前索求。

注释

  1. 晓莺:早晨的黄莺,象征着春天与生机。
  2. 流妆阁:化妆的地方,体现出女子的优雅与柔美。
  3. 烛吹红绣幕:烛光摇曳,映照着红色的绣帷,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4. 玉芙蕖:指的是玉兰花,象征纯洁美好。
  5. 半韝银芍药:银色的芍药花,带有细腻与娇艳的气息。
  6. 花底暗翻钗子落:在花下无意中发现掉落的发钗,表达出一种细腻的情感。
  7. 鸳锦:指鸳鸯图案的绸缎,象征着爱情与和谐。
  8. 丁娘:可能指的是某个女子的名字,传达出一种个人情感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奇龄,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他的诗作多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著称,常常描绘女子的柔美与生活的细节。

创作背景

《木兰花令》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与爱情的追求。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性的生活情景,同时也寄托了对爱情的向往与思考。

诗歌鉴赏

《木兰花令》是一首细腻而富有情感的词作,诗人在描绘春天的美好和女性的柔美时,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开篇以“晓莺”的鸣叫引入,传达出清晨的生机与温暖,接着描绘了女子妆扮的情景,展现出一种优雅的气息。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通过玉芙蕖和银芍药等意象,表现出女性的娇美与矜持。最后,诗人用“谁开鸳锦抱轻云”来引出对爱情的思考,表达出一种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期待。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天的景致与女性的妆扮,情感真挚而自然,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诗人在意象的使用上,既展现了生活的细节,又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引人入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晓莺娓娓流妆阁:清晨的黄莺欢快地在妆阁中鸣唱,传达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气氛。
  • 日上烛吹红绣幕:阳光升起,烛火轻拂红色绣幕,营造出温暖与柔和的环境。
  • 束将方带玉芙蕖:用玉兰花束起飘带,体现出女子的细腻与优雅。
  • 裹就半韝银芍药:将银色的芍药花裹在一起,象征着娇美与纯真。
  • 寻花露冷胭脂薄:在花瓣上寻找冷露,表达出一种甜美的孤独感。
  • 花底暗翻钗子落:无意中发现掉落的发钗,暗示着内心细腻的情感流露。
  • 谁开鸳锦抱轻云:在轻云中展开鸳鸯锦,象征着对爱情的渴望。
  • 误使丁娘枕前索:暗示了对某个女子情感的寄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景象比作女子的妆扮,生动形象。
  • 拟人:晓莺的鸣唱赋予了生命,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 对仗:如“日上烛吹红绣幕”,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传达了对女性柔美与爱情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生活中的细腻情感,呈现出一种温馨而感性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晓莺: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2. 妆阁:代表女性的优雅与柔美。
  3. 玉芙蕖:象征纯洁与美好。
  4. 银芍药:象征娇艳与柔弱。
  5. 鸳锦:象征爱情与和谐美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晓莺”象征什么?

    • A. 夜晚
    • B. 春天的生机
    • C. 秋天的凋零
    • D. 冬天的寒冷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玉芙蕖”代表了__

  3. 判断题:诗中“日上烛吹红绣幕”描绘了一个温暖的环境。(对/错)

答案

  1. B
  2. 纯洁与美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by 李清照
  • 《声声慢》by 李清照

诗词对比

与毛奇龄的《木兰花令》相比,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展现了女性的细腻情感,但在意象的选择和情感的表达上更具个人色彩,突显了李清照对爱情的深刻思考与独特见解。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