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时间: 2025-01-06 15:01: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洞仙歌
王安中 〔宋代〕
深庭夜寂,但凉蟾如昼。
鹊起高槐露华透。
听曲楼玉管,吹彻伊州,
金钏响,轧轧朱扉暗扣。
迎人巧笑道,好个今宵,
怎不相寻暂携手。
见淡净晚妆残,对月偏宜,
多情更越饶纤瘦。
早促分飞霎时休,
便恰似阳台,梦云归后。
白话文翻译
夜深庭院静谧,唯有清冷的月光如同白昼。
喜鹊飞起,透过高高的槐树,露水闪烁。
听那楼中的曲子,悠扬的玉管声,吹遍了伊州,
金钏发出清脆的声响,轻轻扣打着朱红色的门。
迎面而来的人巧妙地微笑说,今宵真美,
为何不寻个机会暂时携手共度呢?
看那淡雅的妆容已然淡去,对着月光显得格外动人,
多情之人似乎更加纤细柔美。
早早地就要分开,短暂的相聚让我思绪万千,
这就像阳台上的云,梦境归去后,依旧在心头萦绕。
注释
- 凉蟾:指的是明亮的月光,蟾蜍的形象常与月亮相联系。
- 鹊起高槐:鹊是吉祥的象征,飞起在高槐树上,意象优雅。
- 听曲楼玉管:玉管是乐器,代表优美的音乐,楼是高楼。
- 金钏:指的是金色的钏子,发出悦耳的响声。
- 朱扉:朱红色的门,象征富贵和美好。
- 淡净晚妆:指的是女子的妆容清淡而雅致。
- 阳台:象征着一个梦幻的地方,带有轻盈的意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中,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善于描绘生活中的细节,表达爱情与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安中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之间,表达了对夜晚美好氛围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人情冷暖、悲欢离合的思索。
诗歌鉴赏
《洞仙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静谧的夜晚,诗人以“深庭夜寂”为开头,设定了一个清幽的环境。月光洒落,伴随的是喜鹊的欢鸣和乐声的飘荡,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诗中的“迎人巧笑道,好个今宵”直接引入了人际关系的温暖与亲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爱情的渴望。接着,诗人描绘了女子的淡雅妆容,透过月光显得更加动人,这不仅是对美的赞美,更是对情感的细腻观察。最后一句“便恰似阳台,梦云归后”,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喻示着短暂而珍贵的相聚终究要分离,令人感到惋惜与留恋。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精妙,情感的表达上也非常真挚,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深庭夜寂,但凉蟾如昼":夜晚的庭院安静得出奇,凉爽的月光照耀得如同白昼。
- "鹊起高槐露华透":喜鹊飞起,露水在高槐树的映衬下显得晶莹剔透。
- "听曲楼玉管,吹彻伊州":楼中传来的乐声悠扬,乐器的声音回荡在伊州,十分动听。
- "金钏响,轧轧朱扉暗扣":金钏发出清脆的响声,轻轻敲打着红色的门,增添了夜晚的氛围。
- "迎人巧笑道,好个今宵":迎面而来的人微笑着说道,今晚真是美好。
- "怎不相寻暂携手":为何不寻个时间,一起手牵手共度良宵?
- "见淡净晚妆残,对月偏宜":看着她淡雅的妆容已然褪去,在月光下显得更加动人。
- "多情更越饶纤瘦":情感丰富的人似乎更加纤细柔美。
- "早促分飞霎时休":早早地就要分开,短暂的相聚令人感慨。
- "便恰似阳台,梦云归后":这就像阳台上的云,梦境终归要散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白昼,增强了夜晚的明亮感。
- 拟人:将乐器的声音赋予了生命,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音韵的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夜晚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表达了对短暂相聚的惋惜。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诗人展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象征着宁静与思考,常与孤独相伴。
- 月光:代表着清幽与浪漫,是爱情的象征。
- 鹊:象征吉祥、美好的事情。
- 乐声:代表着生活的美好与和谐。
- 朱扉:象征着温暖与归属感。
- 淡妆:代表着自然之美与清新气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凉蟾如昼”主要描绘了什么? A. 太阳
B. 月光
C. 星星 -
“迎人巧笑道”中的“巧笑”指的是什么? A. 笑容自然
B. 笑容刻意
C. 笑容忧伤 -
诗中的“阳台”象征着什么? A. 梦境与现实的交错
B. 自然的美好
C. 悲伤的回忆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王安中《洞仙歌》与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夜晚的细腻描绘与情感的渴望,但王安中的诗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李清照则更多展示了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思念。
- 王安中《洞仙歌》与苏轼《水调歌头》:苏轼的作品更为豪放,表达对人生的思考,而王安中的作品则细腻、柔美,侧重于情感的细节与氛围的营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