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题朱草衣白门偕隐图》
时间: 2025-01-19 21:47: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洞仙歌 题朱草衣白门偕隐图》
作者:吴敬梓
山围故国,正桃源红绽。
恰向幽人画图看。
羡双仙一种游戏情怀,
多少事,付与空江断岸。
被纨斟美酒,琴韵箫声,
眉宇何须露精悍。
燕子语呢喃抱瓮而归,
鸟衣巷夕阳零乱。
我亦有閒庭两三间,
在篴步青溪版桥西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被山环绕的故乡,正如桃花源般的美丽。此时,我正对着幽静的人物画像发呆,羡慕双仙那种无忧无虑的游戏情怀。那些纷繁的事情,都随着空江的断岸而消散了。被华美的酒杯斟满美酒,琴声和箫声飘荡在耳边,何必在眉宇间流露出锋芒?燕子在呢喃着,抱着瓮儿归来,鸟儿在夕阳下轻盈飞舞。我也有一处闲适的庭院,位于青溪边的桥西。
注释
- 桃源:指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境地,象征宁静与美好。
- 双仙:指道教的神仙,常象征超脱世俗的生活。
- 纨:指细腻的丝绸,象征奢华。
- 青溪:青色的溪水,象征自然的清新与宁静。
典故解析
- 桃花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代表着世外桃源的理想世界。
- 双仙:多指道教的神仙,代表着超脱与自由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敬梓(1701年-1754年),字敏轩,号慎斋,江苏扬州人。清代著名小说家、诗人,以《儒林外史》而闻名,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讽刺意味。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官场腐败的时期。作者通过描绘理想的隐逸生活,表达对世俗纷扰的逃避和向往。
诗歌鉴赏
《洞仙歌 题朱草衣白门偕隐图》通过清新的自然意象和悠然自得的生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繁杂的厌倦。诗中“山围故国,正桃源红绽”展现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水画面,象征着理想的生活境界。诗人羡慕双仙的无忧无虑,反映出一种对自由与宁静的渴望,而“多少事,付与空江断岸”则表现了对世事的淡然与超脱。
接下来的部分,诗人通过描写美酒、琴声、箫声的细节,进一步渲染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氛围。最后几句提到燕子归来和鸟儿飞舞,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更加衬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是对隐逸生活的美好描绘,体现了吴敬梓的诗歌特质,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围故国,正桃源红绽:故乡被群山环绕,如同桃花源般美丽。
- 恰向幽人画图看:正对着画中的隐士沉思。
- 羡双仙一种游戏情怀:羡慕双仙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
- 多少事,付与空江断岸:将世间烦恼都抛诸脑后。
- 被纨斟美酒,琴韵箫声:在华美的环境中品尝美酒,享受音乐。
- 眉宇何须露精悍:不必在脸上流露出精明干练。
- 燕子语呢喃抱瓮而归:燕子在低语,抱着水瓮归来,画面温馨。
- 鸟衣巷夕阳零乱:鸟儿在夕阳中飞舞,景象迷离。
- 我亦有閒庭两三间:我也有几间闲适的庭院。
- 在篴步青溪版桥西畔:我的庭院位于青溪边的桥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故乡比作桃花源,象征理想的生活。
- 拟人:燕子在“呢喃”,赋予其人性化的特征。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自由的追求,反映了对世俗繁杂的逃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稳定与庇护。
- 桃源:象征理想与宁静。
- 双仙:象征超脱与自由。
- 美酒:象征享乐与闲适。
- 燕子与鸟:象征自然生机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桃源”指的是哪个文学作品?
- A. 《红楼梦》
- B. 《桃花源记》
- C. 《三国演义》
-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A. 描写繁华的城市
- B. 描绘自然的美好
- C. 写诗人的忧愁
-
诗中“眉宇何须露精悍”意在说明什么?
- A. 不需要表现出精明
- B. 需要时刻警惕
- C. 需要展示才能
答案:1.B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桃花源记》与《洞仙歌》两者都描绘了理想的隐逸生活,但《桃花源记》更多强调的是对世外桃源的描述,而《洞仙歌》则通过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吴敬梓与清代小说研究》
- 《桃花源记》相关研究文章
以上是对《洞仙歌 题朱草衣白门偕隐图》的全面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