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子赴湖南漕司举寄之》

时间: 2025-01-01 13:30:24

举子忙如此,槐花细细开。

吾儿承诏去,有客附书来。

鹤发风前帽,鸡头月下杯。

衰年馀几许,胜日不同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逮子赴湖南漕司举寄之
曾几 〔宋代〕

举子忙如此,槐花细细开。
吾儿承诏去,有客附书来。
鹤发风前帽,鸡头月下杯。
衰年馀几许,胜日不同陪。

白话文翻译:

这位学子真是忙碌,槐花正细细地开放。我儿应召前往,恰好有客人带来了书信。白发在风中摇曳,鸡冠在月下的酒杯旁。衰老的年纪还剩下多少,胜过今天的日子再也无法陪伴。

注释:

  • 举子:指的是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
  • 槐花:指槐树的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承诏:接受皇帝的召唤。
  • 鹤发:形容白发苍苍。
  • 鸡头:指鸡的头部,可能指的是酒杯形状如鸡头。
  • 胜日:美好的日子。

典故解析:

“举子”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考生,代表着对知识和功名的追求。诗中提到的槐花,常与“科举”相联系,因为槐树在古代被认为是文人聚集和求学之地。作者通过描绘自然和生活的细节,表达了对儿子远行的惆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字元兴,号梦溪,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活跃于南宋时期。他以诗歌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的儿子即将前往湖南参加科举考试之际,表达了对儿子未来的祝福与对自己衰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描写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求学之路的关切与思虑。开篇提到“举子忙如此”,将年轻人的奋发向上和生活的忙碌呈现得淋漓尽致,恰好映衬出槐花的细腻和春天的气息,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随着诗歌的推进,父亲的思绪转向对儿子即将离去的感伤,尤其是“吾儿承诏去,有客附书来”,既显现出儿子求学的机会,也暗示着父亲对儿子未来的期待与不舍。

最后两句“衰年馀几许,胜日不同陪”更是道出人生的无常与流逝,表现出对陪伴时间的珍惜和对未来的忧虑。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深厚的亲情,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哲理思考,情感真挚而深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举子忙如此:开篇点出“举子”这一身份,表现出年轻人迎接挑战的忙碌心态。
  2. 槐花细细开:描绘春天的景象,槐花的开放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3. 吾儿承诏去:儿子即将应召出行,表现出家庭的荣耀与父亲的期待。
  4. 有客附书来:客人带来书信,可能传达了好消息,增加了诗的情境层次。
  5. 鹤发风前帽:描写老年人的形象,白发象征着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6. 鸡头月下杯:描绘月下饮酒的情景,暗示着生活的惬意与短暂。
  7. 衰年馀几许:自问自己剩下多少年华,表现出对生命的感慨。
  8. 胜日不同陪:强调时光流逝,胜过美好的日子再也无法重现。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鹤发风前帽,鸡头月下杯”,构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槐花的“细细开”赋予了植物以生命的灵动。
  • 象征:槐花、白发等意象象征着希望与衰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家庭、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流露出对亲情的深厚感慨与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槐花:象征着青春与希望。
  • 鹤发:象征衰老与智慧。
  • 鸡头:象征日常生活的简单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举子”指的是什么?
    A. 学者
    B. 学生
    C. 科举考生
    D. 教师

  2. 诗中“槐花细细开”表现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新的开始
    C. 思乡之情
    D. 离别的伤感

  3. “衰年馀几许”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友谊
    B. 家庭
    C. 年龄与时间
    D. 事业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更多描绘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 《静夜思》:在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中,展现了更直接的情感联结和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